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四季飲食 >> 四季飲食 >> 長夏期間這樣科學養生 防暑濕多吃薏米小豆

長夏期間這樣科學養生 防暑濕多吃薏米小豆

中醫把陰歷六月稱為長夏,這是夏季的最後一個月份,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多濕,所以“濕”是長夏的主氣。“濕為陰邪,好傷陽氣,尤其損傷脾陽。”因此,一旦長夏養生不當,濕邪入體,就會使人體氣機不暢,出現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欲吐、大便稀溏,甚至腹瀉、水腫等症狀。

那麼,長夏期間該如何養生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說法吧!

長夏 少吃油膩少飲酒

長夏養脾,飲食上,種類要多樣、時間要固定,可適當吃些清熱類食物,如冬瓜、豆類、小白菜、苦瓜及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水果、蔬菜,如梨、蘋果、香蕉、猕猴桃、桃、西紅柿等,以滿足身體消耗所需要的營養供給。要少吃油膩、易上火的食物。要注意補水,但慎食太多瓜果冷飲,以免損傷脾胃,引起消化不良。除了礦泉水外,牛奶、豆漿、粥、湯等流食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可多食。脾胃不好的人,可以用蓮子、荷葉、薏米、絲瓜、大棗、砂仁等,也可以用健脾、醒脾、消食的中藥自制涼茶或藥粥調養。要盡量少飲酒,因為酒亦主濕。

養脾 保持心情舒暢很關鍵

長夏天氣濕熱,易使人心情煩躁,但“憂思傷脾”,所以養脾要保持好心情,否則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不思飲食、腹脹等。

另外,長夏時節要注意不要過於貪涼,不要讓室內外溫度相差太大,老幼體弱之人慎用涼水淋浴。長晝酷暑是長夏的主要氣候特點,人體也應該適應自然界規律,晚睡早起。適宜的室內氣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環節。以調節溫度為主,室內溫度以25℃-28℃,室內外溫差不超過10℃為宜,可利用空調機的除濕功能,將室內相對濕度調到40%-60%。不宜長時間室外活動,要防出汗過多,但也不能不出汗。健

祛濕 要分清寒濕還是濕熱

中藥可以健脾化濕,如白扁豆、白術、茯苓、藿香等都有這樣的功效。另外,針灸陽陵泉、陰陵泉、足三裡、豐隆、三陰交、公孫等穴位,也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是要提醒的是,祛濕一定要分清是寒濕還是濕熱。

寒濕的人舌苔白、膩、厚,口淡,甚至感到甜,在同樣的室溫下,比別人易感到冷,喝熱水感到更舒服。對於寒濕者,可以使用健脾益氣、溫陽利濕的方法。

濕久困於體內,就會郁久化熱,變成了濕熱。濕熱者舌苔黃、厚、膩,口干苦,大便黏滯不爽,小便黃。對於濕熱者,治療的重點則為清熱利濕。具體辨別寒濕還是濕熱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大暑節氣吃薏米小豆防暑濕

專家表示,大暑節氣養生應特別注意防暑濕。暑濕之邪侵害人體,會導致頭暈胸悶、口中黏膩、飲食無味、肢體困重等症狀,因此大暑節氣養生應特別注意防暑濕。可多食用一些清暑解熱、芳香化濕的食品,如茯苓、綠豆、佩蘭、藿香、蓮子、薄荷、薏米等。推薦的食療方有薏米小豆粥(薏米20克、綠豆20克、大米100克)和薄荷粥(薄荷5克、薏米50克)。杜金行還推薦了橘皮香荷飲作為清暑祛濕、理氣解表的茶方。具體的做法是:先將橘皮10克和香薷10克煎煮20分鐘,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服用時加入少許冰糖。

天氣炎熱,不少人喜歡用蓮子心、杭白菊制作解暑湯飲。對此,中醫師表示,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大便稀等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喝。同時,由於杭白菊有降壓功效,血壓偏低的老人要少喝。

醫生提醒,盛夏季節常備一些防暑藥物很有必要,如金銀花、菊花、藿香正氣水、仁丹等,可以在身體感到不適的時候及時服用。

夏季多吃茄子可清熱解暑

茄子是夏秋最常見的蔬菜。有人吃茄子會去皮,其實茄子的營養價值很大一部分就在皮裡面,茄子皮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茄子不僅好吃,還有很多保健和治療作用,茄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可以降血壓。

其次,茄子含有葫蘆巴鹼及膽鹼,在小腸內能與過多膽固醇結合,排出體外,以保身體血液循環正常,降低膽固醇。

此外,茄子還可以吸收脂肪,起到減肥的作用,總之,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

在夏季,茄子可清熱解暑,對於夏季容易長痱子、生瘡疖的人,尤為適宜。

不過,由於現在種植過程中,有可能使用農藥。所以,建議燒煮茄子前一定要把茄子清洗干淨。

春季飲食夏季飲食秋季飲食冬季飲食四季飲食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