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 揭秘10大食品“潛規則”

揭秘10大食品“潛規則”

  要想吃得健康,只知道科學的營養搭配還不夠,識破加工食品行業裡的秘密也應成為必備能力之一。《生命時報》記者結合美國多位食品專家觀點采訪國內營養專家,為您揭開食品行業裡常見的10個秘密。

  別輕信餅干是健康的。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主任韋莉萍說,餅干含精制谷物、脂肪、鹽、糖等物質,長期食用容易引起能量過剩。在高溫加工過程中,食物原料所含的B族維生素會遭到破壞。相對而言,全麥餅干比較健康,但市面上真正能做到少油、少鹽、低鈉的並不多見。

  “高纖維”可能是冒牌的。美國食品學專家羅伯特?戴維斯博士指出,菊苣根或麥芽糊精等能制造出“高纖維素”的假象。這類所謂的“高纖維”食物與谷物、蔬菜中的純天然膳食纖維相比,不僅不能帶來健康,還可能引起腹脹、嗳氣等胃腸問題。韋莉萍提醒,要補充膳食纖維還是應選擇果蔬或粗糧,木耳、蘑菇、海帶等膳食纖維含量也比較豐富。

  特級初搾橄榄油可能是噱頭。橄榄油被認為是一種健康油,它的優點在於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占總脂肪量的86%,有助降脂、預防血管疾病。但韋莉萍認為,由於現代人的總能量攝入超標較多,寄望於通過更換食用油達到降脂防病的目標,可能收效甚微。不僅如此,如今橄榄油市場比較混亂,美國加州大學橄榄油中心丹?弗林教授的調查發現,市面上大約70%的橄榄油不符合特級初搾(酸度不超過1%)標准。所以從性價比來看,還不如選擇國產的豆油、葵花籽油,並在平時注意控制用油量。

  “純天然”是種誤導。如果一種熟肉制品的標簽上寫著“純天然”或“不含防腐劑(亞硝酸鈉)”字樣,你或許會覺得非常放心。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肉類科學教授約瑟夫?塞布蘭內克博士提醒,這也可能是種誤導。比如,標注含有“芹菜粉、活性菌培養物”的肉制品內部可自然合成亞硝酸鈉,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不建議長期大量食用。

  有機食品不一定等於健康。“有機”不一定等於“健康”,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的食品安全專家沙西?布魯斯教授解釋說,有機食品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對土壤、空氣、水源環境等也有很高要求,且靠目前的科學手段,是否達到有機標准很難被檢測出來,只能依靠對生產者和監管部門的信任。專家指出,在國內,反倒是“綠色食品”的認證、監管流程完整,定期抽檢制度完善,品質相對可靠。

  用化名“降低”含糖量。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沃爾特?威利特提醒,在很多加工食品中,企業會用蒸餾甘蔗汁、龍舌蘭花蜜、水果汁濃縮液、玉米糖漿等“化名”來代替“糖分”,造成產品中不含糖或含糖較少的假象。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目前已要求生產商在成分表上列出所有糖類添加劑,消費者有必要多留意。

  加工食品裡鹽無處不在。對食品制造商來說,鹽是一種神奇的成分。其一,高濃度的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細菌生長,代替防腐劑;其二,鹽有提味增鮮作用,對甜食也有效果,能減少香料使用量;其三,鹽可以掩蓋許多加工食品原有的異味。韋莉萍說,無論鹹味的火腿腸,還是甜味的面包中都含鹽,消費者對食品標簽應仔細查看。

  任何食品都含未標記成分。買食品前先看成分表是好習慣,但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主任邁克爾?雅各布森博士提醒,任何食品都可能含有成分表中未標記的成分。研究表明,大多數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農藥成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桂軍補充說,食品包裝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比如紙盒的碎屑、塑料包裝釋放的雙酚基丙烷(BPA)等,所以平時不建議過多食用加工食品。

  合成甜味劑可能讓人長胖。譚桂軍說,一般的甜味劑(如阿斯巴甜)不會產生能量,可作為代糖使用,較適合糖尿病患者,但這並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地食用甜味劑。它會讓人食欲大開,帶來更多熱量,使人發胖。

  看食品添加劑,量比類重要。任何加工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劑,其是否危害健康與含量和食用量有關,只要在國家限定范圍內使用就是安全的。韋莉萍建議,購買食品要選擇正規廠家,少吃散裝熟食,盡管合格食品中的添加劑都在食用安全范圍內,也要控制食用量,預防總量疊加。

  加工食品總會被做得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但譚桂軍指出,這些看上去、聞上去很誘人的食品,大部分都是以面粉、糖、油、鹽,配以香料、色素等制成的,消費者完全可以在家裡自制,原材料放心,營養素流失少,還能控制糖、油、鹽攝入量,更沒有各種添加劑。比如家庭自制蛋糕或冰淇淋,衛生、選材好、無添加劑、現做現吃,比超市買來的更健康。

  如果一定要買,除注意以上提醒外,專家建議,應多選擇小包裝,少圖便宜買大包。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消費者行為實驗室主任科林?佩恩博士團隊的試驗發現,相對於購買了1包含有400千卡熱量餅干的人,購買4包含100千卡熱量餅干的人能量攝入低了約25%。

四季飲食飲食常識飲食誤區母嬰食譜食物百科飲食調理保健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