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老人心理 >>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防治對策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防治對策

  步入離退休生活以後,由於社會角色的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節奏由原來的緊張、有序轉為清閒、松散,社交圈驟然縮小,人際關系發生變化……如果老年人對這些變化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常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失落感、孤獨感、懷舊心理、衰老感等。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防治對策。

  4種情緒困擾老年人

  退休後,老人容易出現4種不良情緒。心理上首先會出現較重的失落感,從而干擾情緒,影響心理平衡。有的人總認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單位和家庭不再需要自己了,心中更容易感到失落,沉默寡言,足不出戶。

  其次是孤獨感。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以後,隨著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的減少,容易產生孤獨、壓抑的心理,若子女遠走高飛或另立門戶,老年人獨居“空巢”,極易產生孤獨、被遺棄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與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順,不關心,不注重與老人交往,也會使老人感到孤獨。此外,若老伴病逝,時間一長則容易產生“與世隔絕”、“孤立無援”的心境,會出現悲觀失望,甚至產生抑郁、絕望的情緒。

  第三,有些老人還會出現“懷舊心理”,喜歡留戀過去。他們往往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常常追憶過去美好的時光,繼而產生“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歎,日久便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最後,老年人還容易產生衰老感。一方面來自身體狀態的變化,主要是生理機能的衰退,另一方面來自思維能力和智力的變化,還有社會環境的變化,如退休、與子女分居等。但有些老年人主觀上不接受“自己已成為老人了”的心理狀態,也不願周圍的人處處將自己奉為老人。

  心理問題有跡可循

  如果一般的心理問題得不到疏洩,就會導致焦慮和抑郁症。其實,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是有跡可循的,一些小細節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老人心理疾病的苗頭。

  首先是情緒改變。有些老年人容易激動,可為小事而大發脾氣,對周圍事物總感到看不慣、不稱心;有的老人會變得郁郁寡歡,苦悶壓抑,情緒低落,或是顯得淡漠無情,凡事無動於衷。

  其次是記憶力減退,出現疑病症狀。老年人面對身體素質的每況愈下,對衰老與健康狀況的自然下降認識不夠,老是擔心自己年老多病,顧慮中風癱瘓無人侍候等,以致經常胡思亂想,惴惴不安,常常感歎自己已“風燭殘年”。有的老年人看到昔日好友患重病或去世,更是緊張、恐懼,總覺得別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如若身體稍有不適,便會更加焦慮、恐懼。

  最後,還可能出現精神病性症狀,變得多疑敏感,常擔心錢財被偷等。

  環境是重要誘因

  居住環境、家庭環境、人際關系等,都有可能成為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的罪魁禍首。

  首先是空巢現象。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日漸增多,當孩子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離家後,獨守“空巢”的老人會因此產生心理失調症狀。

  其次是家庭矛盾。與空巢現象相對的是,很多老人與子女同住在一起,兩代人的生活習慣、觀念存在巨大差異,婆婆與媳婦的性格不合都是家庭矛盾的根源。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父母財產分配是否公平也會引起子女間的矛盾,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可能對老人的心理造成極大影響。

  最後是經濟拮據。老人退休後,經濟收入較之前銳減,部分老人過著十分拮據的生活,這會讓老人感到自卑、無用,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裡。

  勤學好問,防治心理疾病

  身體無病並且心靈健康才是真正健康。若心理不健康,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最終必然影響甚至損害軀體健康。所以,學習心理保健知識,學會身心愉快地生活,樹立起心理健康的新觀念,是每個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要想獲得良好的心理,老年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轉變角色,重新適應社會和家庭環境。退休、離休雖然是一種正常的角色變遷,但不同職業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樣的。據對北京市離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對比調查,工人退休前後的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們退休後擺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裕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並且有足夠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障,所以內心比較滿足,情緒較為穩定;但離退休干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些老干部在離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業,退休或離休以後,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社會聯系驟然減少,這使他們感到不適應。所以,高學歷的老年人在退休前就需要思考退休後的安排問題,培養一些有益健康的嗜好。適宜老年人興趣愛好的活動有很多,如練習書法、釣魚、養花、打太極拳等。退休後也要堅持參加社會活動,重新建立人際關系,互相幫助。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理解與幫助他人,也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保持樂觀情緒、好奇心和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並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著孤獨、苦悶、壓抑的折磨。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與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也有老人自身的原因。譬如隨著年齡增大,適應外界的能力也會逐漸減弱,老年人心理通常也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遇上環境變故或其他事情的刺激,比如家庭關系的緊張或淡漠,親情的減少或缺乏,老人就容易出現孤獨感、恐懼感以及不安、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緒,誘發心理疾病,嚴重的甚至出現絕望的念頭。所以要“正視現實,接受挑戰;樂觀豁達,安享晚年;適應今天,迎接明天”。對老年期的自然心理變化和環境變化,采取正視和接受的態度,因為現實已經存在,也不能隨我們的意願而改變,即使我們情緒不好,壞事依舊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時間也不會因為我們不希望變老而倒退。因此,要學會積極地接受,比如空巢老人,會因為無法依賴子女而傷心難過,可以試著接受和面對這種事實,轉而依賴自己和老伴,或其他可以依賴的人。並且堅信擁有一個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決心理的痛苦。

  第三,勤於學習,科學用腦。“樹老怕空,人老怕松。”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備就是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要“活到老,學到老”。老年人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另外,還應該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兩手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技術,如打電腦、上網等。

  第四,發現問題,及時就診,尋求醫學幫助。如果老人出現嚴重的情緒、記憶或精神症狀,則可能已經罹患嚴重的精神障礙,應該及早到專科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生幫助。

養生保健健康飲食老人心理老人疾病老人用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