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孩子經常撒謊是病嗎?

孩子經常撒謊是病嗎?

  《狼來了》的故事,伴隨著一代代中國孩子的成長,按理說,“誠實是美德”應該早就在他們心中扎下了根。但事實並非如此,近日,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項調查就讓人大吃一驚,研究者訪問了上海市986個家庭,發現居然有46。1%的未成年人認為“誠實就意味著吃虧”。

  這個數字不僅體現了這群孩子在傳統道德上的迷失,更重要的是,這個念頭有可能讓他們常常撒謊,以致影響心靈成長。

  “太老實就是吃虧”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對《生命時報》記者說,一個孩子就曾說道,她和另一位同學競爭一個“優秀干部”的名額,她在個人鑒定上如實填寫了優缺點。後來,她看到了對手的個人鑒定,幾乎都是報喜不報憂,而且還把平時大家給她提的不足都寫成了優點。“她都撒謊了,還居然當選了。太老實就是吃虧!”她說道。

  “現在社會的不良風氣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過早地長於世故”,楊雄指出,比如,孩子看到了兩個人明明都對領導不滿,可年終評定時,一個人對領導極盡吹捧之能事,而另一個則直言不諱地指出了領導的缺點,結果領導就處處和說實話的人為難。在家庭中也如此,孩子做錯事,實話實說可能遭到一場暴風雨,而說謊反而躲過一劫。“說到底,大多數孩子說謊是想自我保護。”

  撒謊將“黃金”變“廢鐵”

  青少年期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你畫太陽就能收獲陽光;畫惡魔就會種下惡果。因此,無論說謊的動機是什麼,謊言一旦盤踞在他們的內心,就會荼毒心靈。

  “孩子在說謊時就像戴著一副面具。”楊雄對記者說。另據有關調查顯示,在說謊時,95%的孩子都會心情緊張,進而變得焦慮。“捏造事實時,不是要絞盡腦汁自圓其說,就是要損人利己。他們不想把實情講出來,又怕會被人戳穿,還有那麼點愧疚和自責,心裡就像打群架,怎麼能不焦慮呢?”這就容易形成焦躁、暴躁的不良心態。

  另外,撒謊還容易使孩子內心產生對別人的不信任,以致變得更孤立。“孩子也會以己度人。”楊雄說,自己撒謊,也會認為別人也如此。“他們會認為自己生活的環境不夠安全,誰都不能相信,殊不知,這會嚴重危害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楊雄說,這類孩子會刻意和周圍人保持距離,別人也會認為他們不合群而遠離。

  “撒謊也讓孩子變得沒有責任心。”楊雄解釋道,一對小兄妹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哥哥怕挨罵就撒謊了,讓妹妹獨自接受懲罰。“這個男孩以後怎麼會是個有責任感的男子漢呢?”楊雄指出,孩子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躲過一劫的同時,內心會認為總有理由給自己開脫,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而負責。

  如果撒謊已成為習慣,對孩子身心的損害就更大。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常撒謊就是病,在心理學上稱為“謊語癖”。和偶爾或有意撒謊者最大的區別就是,謊語癖者遇到事會不由自主地捏造或歪曲事實,而且他們對所說的謊言絕對忠誠,已經意識不到自己在習慣性說謊了。對此,謝菲爾德大學心理學博士西恩斯-潘斯博士稱,這不僅會消耗大腦更多的能量,影響記憶力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還容易讓人產生妄想,造成心靈扭曲。

  誠實也要講技巧

  當然,說謊不對,但“傻實誠”有時候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例如,你考試成績不好,要是一進家門就跟爸爸媽媽說"我考了67分",我想沒有父母不生氣的。”楊雄說,當然你要是把成績單上的“67”改成“87”就更要不得了。有沒有不說謊又不吃虧的方法呢?

  “有!在說實話前多做鋪墊,給父母一個心理接受的過渡過程。”楊雄說,“繼續說上面的例子,你可以先跟媽媽說,這次全班測驗成績都很不理想;然後說老師說因為這次測驗比較難,這是正常的;這樣媽媽心裡對你的成績就有點預期了,再告訴她成績。”楊雄說,很多孩子都這樣試過,效果都不錯,當然,前提是你所說的都是實情。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