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心理揭秘:你還裝嫩又孩子氣嗎

心理揭秘:你還裝嫩又孩子氣嗎

  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裡筆下的一個小男孩。他離開大人們居住的世界,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似孩子一般活著,拒絕長大。

  但這畢竟只能出現在童話中,不能為現實所接受。“彼得潘綜合征”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1966年,精神病學家埃裡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難群體的概念,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這一群體:“這類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

  被忽視的“彼得潘綜合征”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人在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上均要符合其年齡特征。也就是說,人的心理年齡要與生理年齡保持一致。然而,我們生活中,像彼得潘這樣長不大的成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喜歡“裝嫩”,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

  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這種心理的極端形式被稱為“彼得潘綜合征”,也被通俗地稱為“成人幼稚病”,心理學上叫做“依賴型人格障礙”,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心理學專家們列舉了“彼得潘”的如下特征:

  1、不負責任:表現任性、散漫,過於自我中心,出了差錯老愛怪罪別人。

  2、缺乏自信:恐懼失敗,不敢勇於承擔,面對挑戰會找借口逃避。

  3、依賴心強:害怕孤單、寂寞,希望隨時有人可以幫忙,滿足任何需求。

  4、難於堅持:挫折忍受度低,行事稍有不順或遭批評便易情緒化或放棄。

  5、關系障礙:與異性交往到需給予承諾時,便會臨陣脫逃,故不時更換伴侶,且對象越來越年輕,借以緩解被要求結婚組織家庭的壓力。

  6、其他:穿著打扮如青少年,與本身年紀有所出入;迷戀卡通、漫畫、電玩、玩偶;好奇心強,愛嘗試新奇事物,喜歡熱鬧氣氛等。

  專家認為,患有該綜合征者,或許習慣隨心所欲,在職場或人際互動上易受挫,總覺得遭到團體排斥,凡事格格不入,故換工作如家常便飯。即使成家立業,事不關己的特質也常讓配偶負擔沉重,令對方感覺在照顧另一個孩子,造成彼此關系惡化。

  是誰造就了“彼得潘”

  研究表明,青年人患“彼得潘綜合征”的幾率比較大,一般來說,患者的配偶和周圍朋友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症狀,但他們往往不願承認。

  心理專家認為,造成“彼得潘綜合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女大學生和年輕白領中曾一度流行穿娃娃裝、梳娃娃頭、用奶瓶喝水,這種朝向嬰兒期倒退的行為表現,暗示著某種拒絕長大的信息,可能與回避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困惑有關;另一方面,家庭教養方式起了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認為,這個群體的家庭生活條件往往比較優越,父母過分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忽略其應該承擔的責任,從而阻斷了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過程。

  另外,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關系中不能得到滿足和慰藉,如父親長期在外,母親感到孤獨和空虛,就與孩子結成過度緊密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是母親需要一個永遠長不大、不會離開她的孩子,孩子無意識地接受了這種角色。最後,因為錯過了與父母分離、成長為獨立個體的關鍵時期,即使父母發現問題,想將孩子推出家門推向社會,往往也為時過晚。

  “彼得潘”們雖然已經進入成年,但在心理方面還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點。

  矯正“彼得潘”們的心理療法有很多種,但專家建議,最好的方法還是“彼得潘”們自己盡早正視自己,走出依賴、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不喜歡目前和過去的一些依賴行為模式的患者,可以自問:有無改變這些行為的計劃或具體方法?有無為自己制定幸福生活的一份清單?如何將這種積極的思維變成現實中的行為?如果能努力將這些積極的思維變成自身的行為,就有可能調動身上沉睡已久的積極力量和能力,從心理問題中解放出來。若總是停留在心有所動卻沒有實際行動狀態,則永遠無法改變依賴者的命運。

  專家更重要的建議是,對每個家庭來說,讓孩子獨立成長,可能是父母必須先學的一門功課。

(實習編輯:張華仙)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