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後媽被毆打入院 重組家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後媽被毆打入院 重組家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現在大家的想法越來越明理,夫妻之間有問題不再是忍受著過一輩子,所以離婚的情況越來越多,而重組家庭也開始增多。重組家庭的成員關系復雜,而且相對來說,家庭成員也過於敏感,容易引發矛盾。

後媽被毆打入院

女子小敏因前夫嗜賭成性,一賭輸就對她拳打腳踢,小敏在忍無可忍之下選擇了離婚。之後在廣西南寧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黃某,其也是離異人士。於是兩人走到了一起。黃某的女兒玲兒不認小敏這個後媽,且處處設計讓她和黃某產生矛盾。被親媽打後謊稱是被小敏打了,於是丈夫黃某毆打了小敏,致其住院縫針。

“都是他女兒惹的禍,鬧得家裡雞犬不寧。”小敏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繼女玲兒,但她卻束手無策。對於自己的婚姻經歷,小敏(化名)覺得可以用“剛跳過一個火坑,又掉進另一個火海”來形容。

重組家庭孩子的問題

1、有的孩子情緒很不穩定。情緒外顯的孩子經常激動,無故憤怒、煩躁,對家庭及周圍的一切采取猜忌、蔑視和非難的態度,甚至尋釁滋事,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行為特征是針對他人。

2、有的孩子心理活動比較內隱,不輕易表現出來。這類孩子易情緒消沉、抑郁少動、少言寡語、缺乏自信心等,嚴重時可能發生自虐行為,主要行為特征是針對自己。

3、有的孩子易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性格孤僻,交往能力欠缺,精神負擔重。

4、有的的孩子主觀偏激,暗恨、埋怨、憂傷、失望的情緒體驗導致其心理失衡。一方面自怨自艾,顧影自憐;另一方面遇事容易由“責己”變為“責人”,把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別人身上。

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

家庭結構的變化

對重組家庭而言,孩子的雙親中有一方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這種特殊的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有關調查結果表明:重組家庭的兒童比一般正常家庭兒童的問題多,主要是存在著明顯的心理問題,如膽怯、孤僻、自卑、自尊度偏低;情緒極不穩定,恐懼、郁悶、失望、不安等不良情緒明顯;行為畏縮、敏感、多疑,社會適應不良。

男孩子多表現為攻擊、多動和違紀,女孩子則抑郁、性問題和殘忍。這類兒童中也包括重組家庭的孩子。重組家庭之所以會對孩子產生一系列消極影響,其根本原因是由於家庭結構的變化導致家庭關系的失調,親子關系及家庭內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為影響兒童自尊和行為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

家庭教育功能的變化

孩子教育是父母共同的責任,但重組家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孩子的教育往往由該孩子的親生父親或母親擔任。事實上大多數重組家庭孩子受到的教育是不均衡的。由於父親、母親這兩個角色對孩子的影響不能互相代替,所以重組家庭中存在的不平衡的教育當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身心的成長。

家庭環境的變化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成長影響重大。重組家庭的環境會使孩子的心理萌發出對未來不明了的朦胧,從而意識到以往的安穩、平和、溫馨的家庭在發生變化,潛在的危機孕育其中,引發了其內心緊張的情緒狀態,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反應。

家長的素質、心態和情緒的變化

有關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和心態與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方法等因素直接相關。一般來說,重組家庭的父母的心態較前易發生很大變化,容易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往往忽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由於無法承受壓力而往往產生壓抑或抵觸情緒,會表現出封閉、自卑、抑郁、猜疑、嫉妒、孤獨,甚至冷漠、厭惡交往、逃避與他人接觸等心理。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無原則地滿足孩子過分的物質要求,易使孩子產生任性、暴躁等不良情緒。這些失衡的心理必定會對重組家庭孩子的社會性,尤其是親子關系、同伴關系等社會性行為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孩子本身地位的變化

由於家庭的重組,家庭成員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了家庭成員地位的變化,孩子的地位由中心化趨向邊緣化,而這一變化必然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變化。

孩子對家長的認同感降低

教育學家認為孩子對父母的認同是家庭教育的一個最根本的標准,因為這關系到孩子對父母的道德和思想觀念的接納或認可程度。而重組家庭的這種教育結構由於父母中的一方發生了變化而發生了偏差,孩子對父母的認同感嚴重降低,甚至開始討厭、懷疑自己的父母,孩子心中已有的“平衡砝碼”逐漸傾斜,導致他們開始困惑、迷茫,當這種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排解時便會轉化為孩子的心理問題。

重組家庭怎麼對待孩子

1、引導孩子對周圍環境有正確的認識。這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老師的責任。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其思想疙瘩,努力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正視現實。對他們多關心體貼,使孩子有傾訴之處,引導其融入到群體中,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不要把孩子當出氣筒,不要采取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多與孩子交流,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

2、要重視對孩子進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對重組家庭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貫穿兩個字:“情”和“理”,教育孩子要學會寬容,學會面對現實,如實地向孩子說清楚父母之間的事情,並告訴孩子,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至愛。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重組的家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給孩子提供了磨練意志的機會,從逆境中走出的孩子,容易學有所成,有所作為。家

長與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關愛有度、期望有度,不要讓孩子卷入父母之間的矛盾。在尊重的基礎上關注孩子,避免進入情感性教育的誤區和極端性教育的誤區。要善於體察孩子的內心變化,避免自己的言行傷到孩子,多進行正面引導。要創造多邊活動的環境,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3、積極地為孩子創造高峰體驗的機會。高峰體驗是一種自我實現之後內心十分滿足的非常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高峰體驗多的人,其成就感高,自信心強;反之,高峰體驗少的人更容易自卑、消極、冷漠。因此,重組家庭應該注意引導孩子發展多種的技能,培養廣泛的業余愛好,以便與其他人在更多方面產生共鳴,從“自卑與補償”的角度來強化自信,淡化孩子的自卑。

4、多方協同教育,使孩子避免受外界不良影響。長期生活在重組家庭中的孩子對外界刺激往往具有較高的感受性,這一點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對此,我們應注意采取正確的引導方法,讓孩子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避免社會對其不良影響。此外,要在生活上關心孩子,在學習上多幫助孩子,在感情上多親近孩子,在思想上多開導孩子,特別在人格上要平等善待孩子。

繼父繼母怎麼和孩子相處

繼父和兒子

先成為朋友再教育。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潛意識的陽剛之性,與繼父會存在著些許的男性之間的斗爭,總有要超過繼父的想法。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這種陽剛之性,即使家長可能是個沒錢,沒權的普通人,依然可以給孩子責任感、陽剛之氣的感覺,要體現榜樣的力量。

相處之道:繼父在和兒子交往的時候,要有技巧,當孩子犯錯時,不能直接嚴厲地批評孩子,當孩子與繼父不是很熟悉時,管多了,青春期孩子有逆反、抵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尺度要把握,繼父可以先與兒子成為朋友。當兒子掰腕子贏了爸爸的時候,會漸漸地培養與繼父之間的感情,當父子感情升華到一定濃厚時,才會上升為父子之情。

繼父和女兒

多給予她心靈上的呵護。女孩兒比男孩兒更敏感,心思也更細膩,對於“二爸”們來說,打動女兒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多給孩子心靈上的呵護。

專家觀點:對待女兒,繼父要有一顆溫柔、耐心的心,對女兒要更加呵護,給予更多的關照,當女兒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和女兒談心,給女兒做上一桌拿手好菜,讓女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是有父親的。

相處之道:建議繼父可適當給女兒買一些小禮物,多和一家人去郊游,在全家同游的過程中,給繼父更多擔當家庭重任的機會,讓孩子逐漸認可和接受繼父在家庭中的角色。

在與女兒交流時,在著裝上需要注意穿得不要過於暴露,在女兒面前盡量避免吸煙、喝酒,不要讓女兒引起反感。不要和女兒有身體上過密的接觸,尤其是青春期階段的女孩子,要讓女兒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繼母和兒子

愛與嚴格要相結合、繼母想和兒子拉近距離,最好的辦法就是愛和嚴格拉近距離,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的同時,對孩子的錯誤也要批評指正。母親要關心兒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早上起床可以給兒子准備好衣服、溫馨的飯菜,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存在,覺得媽媽是真心想對他好的。

相處之道:當孩子犯了錯誤,像是打架斗毆、貪戀上網等問題,媽媽可以批評孩子,但是批評孩子時要有技巧,讓孩子先理解為什麼要批評他,自己哪裡做錯了,建立孩子的是非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決與繼子的矛盾方面,“二媽”們也要講求策略,切忌動辄就向孩子的父親打小報告,這樣如果孩子的父親處理不當,不僅無益於解決問題,而且還容易激發起孩子的敵視心理。

繼母和女兒

要成為她的傾聽者。繼母想和女兒關系相處得融洽,相對要難些,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女兒先了解自己,並讓女兒喜歡上自己。

在女兒的心裡,自己媽媽的地位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對繼母“搶走”爸爸也有仇恨。但是繼母不要害怕,要理解女兒,女兒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理清自己的思緒。對待這樣的女兒,媽媽需要寬容、大度,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改變女兒對自己的看法,在與女兒聊天的過程中,盡量多聽女兒的言論,因為女孩子只是想對人傾訴自己的想法,成為女兒的傾聽者,就會漸漸地改變你在女兒心中的地位。

相處之道:如果覺得女兒的想法不對,也不要直接地指出來,可以委婉地讓女兒自己認識到錯誤,也可反問女兒,她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