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 恐懼症 >> 臨床症狀 >> 孩子認生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孩子認生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案例:小廖夫婦的兒子已經4歲,原來是夫妻倆自己帶,後來隨著工作日漸繁忙,照顧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於是他們將兒子送到了幼兒園,想讓他適應一下集體生活。沒想到幾周後,幼兒園老師打電話來,說他們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懼症,建議進行心理輔導。小廖夫婦很是詫異,每天上下學接送,兒子一看見父母就笑逐顏開,回家也不停地說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新東西,沒看出異常啊。於是小廖決定請一天假,到幼兒園看個究竟。

  在老師的陪同下,小廖來到兒子的班級,躲在窗外觀察。他發現,無論是上課還是自由活動,自己的兒子總是一個人躲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老師上課提問到他,他低著頭、紅著臉,不知道嗫嗫嚅嚅的在說什麼;自由活動時,小朋友們大部分都聚在一起玩,但自己的兒子卻一個人搬著小板凳在邊上自個兒玩積木。同時,小廖注意到,晚上帶孩子散步,見到同院的叔叔阿姨,兒子從來不叫,要麼裝沒看見,要麼死命地拽著媽媽的衣角,往身後躲。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許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見。我們知道,兒童由於缺乏獨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經驗,在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產生焦慮。隨著和陌生人交往次數的增加,焦慮逐漸降低,最終會成為“熟人”.但如果長時間、反復出現持續的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就表示有社交恐懼症的嫌疑了。

  焦慮症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根據雙生子研究,同卵雙胞胎的共病率是24%,異卵雙胞胎的共病率是15%.此外,直系親屬中有社交恐懼症的,兒童患社交恐懼症的概率比直系親屬中無社交恐懼症的高10倍之多。可見,生物遺傳因素是導致兒童社交恐懼症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後天的因素也不可忽略。如果兒童早期生活在一個敏感、家庭關系緊張的氛圍中,如父母經常吵架,婆媳關系(奶奶和媽媽)不和等,都會讓孩子產生自我退縮、封閉的防御機制,進而推廣到以後害怕面對所有陌生人。此外,父母,特別是母親對孩子的限制越多,孩子越容易形成“行為抑制”的氣質,在陌生人面前保守、躲避。

基本常識臨床症狀診斷治療預防保健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