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 朋友圈裡瘋傳的食療誤區 90%的人中招

朋友圈裡瘋傳的食療誤區 90%的人中招

  大家對“食療”或一知半解或期望過高,因此產生了不少認識誤區。《生命時報》為此采訪營養專家,總結出幾大最常見的食療誤區,並加以解惑答疑。

  受訪專家

  北京軍區總醫院高級營養配餐師 於仁文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顧中一

  誤區一: 藥食同源,食療效果和藥物一樣好,且無副作用。

  很多人認為是藥三分毒,既然有“藥食同源”的說法,那麼食療是比藥物更好的選擇。 顧中一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食物主要作用是提供營養物質、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而治療疾病則是藥物的責任。

  我們不否認食物對部分代謝性疾病、營養缺乏性疾病有較強的干預能力,但在具體的應用時應基於實實在在的證據,而不是想當然或者迷信傳統說法,一定得看“療效”。

  於仁文解釋,食療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一些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身體不適,例如便秘、口干舌燥等,通過規律飲食以及適當的食譜調整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選擇食療前必須要就醫,通過診斷排除大病、重病的危險或潛在風險後才能進行。

  此外,對於科學已知需要服藥治療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飲食調整確實很重要,但切不可迷信食療偏方,期望它們能徹底治愈,以免贻誤病情。

  誤區二: “萬人一方”。別人吃這個好,自己也可以試。

  在於仁文看來,這個方法很不可取。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營養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同一個方子也很難對症同一種疾病。

  以便秘為例,有些人可以多吃蘋果,因為其中富含的果膠能夠促進排便,但如果患者本身有胃潰瘍等胃部炎症,食用過多的蘋果反而會刺激胃黏膜。

  顧中一也認為,由於個體差異、安慰劑效應、疾病自然轉歸的特點,他人吃了某種食物之後病情好轉有可能並不是因為食療方的功效。因此,不建議盲目使用他人推薦的方子。

  誤區三: 食療無毒,多吃也沒有問題。

  不少人認為能當作一日三餐吃進肚子的東西,肯定沒毒,多吃點少吃點都沒事。

  於仁文告訴記者,凡事有度,飲食也是如此。任何食物吃太多輕則導致肥胖、營養失衡,重則引起疾病重症,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例如:豆制品有助補鈣和補充優質蛋白,但每天攝入太多,就會加重腎髒代謝負擔,造成器官功能損傷。

  再比如,適量食用動物肝髒能夠改善由於缺乏維生素A導致的眼干眼澀,但如果每天超量食用,很容易食物中毒,造成發燒、皮膚干燥甚至脫發等後果。

  誤區四: 吃出來的病也能吃回去。

  “食物是人類從外界吸收物質的最主要的來源,一個人一輩子要吃進去數十噸的食物,如此龐大的量必然會影響人體的狀態,”顧中一認同有些常見的慢性病與飲食有關,但這並不代表調節飲食就能代替治療。

  比如通過合理的飲食,絕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人都可以在不影響正常懷孕的前提下讓血糖恢復正常,然而雖然飲食控制對成人預防糖尿病和減少患病後並發症的發生很有意義,但如果沒有及時干預,進入不可逆階段,此時僅靠食療很難控制病情,更別說徹底治愈了。

  誤區五: 保證營養就是食療。

  “食療源於中醫,是通過飲食來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與中醫理論密不可分。”據於仁文介紹,很多食療書籍記載,藥膳方都會添加中藥材或者藥食兩用的如山藥、枸杞、蘿卜、山楂等食材,而中藥材需要一定用量才會發揮作用,但同時藥材的特殊氣味也會影響食物口感,因此很難保證口感和藥效的統一。

  而保證營養主要指通過營養搭配均衡來維持健康,減少患病風險。它屬於更廣泛的范圍,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了解食物營養成分,合理搭配飲食,達到“未雨綢缪”的效果。

  最後於仁文強調,對健康觀念的重視是好事,但切不可太過極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的產生和治療都是如此。想從飲食上改變身體狀況,追根溯源需要全面改變飲食習慣,多選擇原生態食物及健康烹饪方式。食療方也應在咨詢醫生後有針對地選擇。

  顧中一表示,“療”字本身很容易讓人產生誤導,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謹慎看待“食療”,不能偏聽偏信,更不能盲目依賴食療。大家看到食療相關文章時,可通過以下幾點判斷一下:

  1. 看一下發布機構,不是對口專業的不要信。術業有專攻,食療這件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講,傾向於選擇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

  2. 立竿見影的方法不要信。改變健康狀況,需要長期的努力。

  3. 仔細看看作者的學位、專業資格、工作單位。

  4. 想想是否可能跟某些利益相關。有些宣傳食療的文章的真正目的是向大家推銷自己公司的產品。

四季飲食飲食常識飲食誤區母嬰食譜食物百科飲食調理保健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