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 驚!蔬菜烹調後顏色越深致癌物越多

驚!蔬菜烹調後顏色越深致癌物越多

  美味的食物是人體營養的補給,但現在的食物真能讓人放心的食用嗎?每天吃的炒菜中的致癌物又有多少你不知道呢?

  烹調後顏色越深致癌物質越多

  其實,蔬菜致癌並不是第一次提出。上世紀90年代初看了一些日本科普書,說到日本研究者曾做過不同蔬菜烹調方式的比較實驗和動物實驗。發現蔬菜生吃、蒸、煮等烹調方式可以發揮其抑制癌症發生的作用,但是過熱焦煳的蔬菜反而有促癌作用。道理就是這樣,雖然新鮮蔬菜富含有利防癌的成分,包括多種維生素、多酚類物質、無論是魚肉還是蔬菜,過高溫度烹調必然產生致癌物質。

  在香港這項研究中,蔬菜干烤或油炒,直到顏色發黃,蔬菜已經受到12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發生了“美拉德反應”這種化學反應。所謂“美拉德反應”,是烹調中與美味和美色形成有關的一個重要的反應。簡單來說,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烹制後很容易發生此反應,溫度升高到170攝氏度時這個反應最強。這個反應能讓食物顏色發黃發褐,同時釋放出誘人的香氣。比如說,紅燒肉、烤鴨、烤面包、烙餅、油炸……各種烹調後顏色變黃褐色的處理,幾乎都促進美拉德反應。

  丙烯酰胺是這個反應的一個副產物,食物加熱後的顏色如果變深,那麼丙烯酰胺的產生量也隨之上升。比如說,對於餅干、面包、油炸食品來說,成品的顏色越深,其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也會越高,如褐色面包皮中的含量就遠遠超過白色面包芯中的含量。此外,薯片是經典的高丙烯酰胺食品,即便是非油炸的薯片,因為烤制溫度也在正好在產生丙烯酰胺的最佳溫度范圍當中,所以照樣會產生大量的丙烯酰胺。

  控制致癌物

  與溫度和水分有關

  在實際炒菜過程中,如果用少量油去炒大量的蔬菜,雖然油溫高達160-180攝氏度,但因為蔬菜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放入菜之後會使鍋中的溫度迅速下降,實際上蔬菜的受熱溫度很難超過100攝氏度,除非炒到焦黃、焦煳,不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油炸就不一樣了,是大量的熱油(通常是160-200攝氏度)放進去少量的菜,所以烹調溫度會比普通的炒菜明顯升高,產生的丙烯酰胺當然就多。在烤肉店裡,我們親眼看著蔬菜在烤盤上顏色變得焦黃,說明蔬菜表面的局部溫度也已經過高,難免會產生丙烯酰胺。

  同時,大火烹煮食物時,水分多少能致其色澤的深淺。如做紅燒肉的時候,前面都不覺得很香,上色也很慢,而最後快收干湯汁的那幾分鐘內,突然會變得特別香濃,顏色也會快速變深——這就是美拉德反應加速的結果。所以,如果蔬菜沒有烤干,鍋裡還明顯有湯汁,產生丙烯酰胺也就比較少。如果做炖、煮、蒸的蔬菜呢?因為溫度不超過100攝氏度,而且水分又大,幾乎不需要考慮產生丙烯酰胺的問題。此外,那些酸性的蔬菜,如番茄,或加醋、加番茄醬、加檸檬汁炒的菜,一般不用擔心丙烯酰胺過多的問題。

  知多D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疑似致癌物”,即還沒有完全確認但很可能對人有致癌性的一種物質。

  它通常存在於一些煎炸、焙烤食物中,常見的有各種油炸食品、薯片、薯條、餅干、加糖腌制後烤香的動物皮等。食物裡有丙烯酰胺很正常,正常烹調並不用擔心,但如果長期大量食用過度加熱、變黃變黑的食物,則可能有可能增加致癌風險。除了丙烯酰胺,還有雜環胺、苯並芘等,也是高溫烹調中經常產生的致癌物質。

  建議

  健康烹調對於防癌很重要

  無論蔬菜、面食還是魚肉,盡量要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烹調。炒蔬菜的時候,不妨放少量油炒香蔥姜蒜等香辛料,然後倒入蔬菜焖兩三分鐘,讓蒸汽把菜焖熟,再開蓋翻炒,加鹽調味,即可出鍋。盡量不要選擇放大量油,長時間猛火煸炒,炒到蔬菜都已經變色焦黃的方式。即便不考慮丙烯酰胺,也要考慮到破壞維生素和保健成分的問題。

  炒菜一定要注意控制油溫,油盡量不要冒油煙。明顯冒油煙意味著油的溫度已經超過200攝氏度,這是一個令食物中蛋白質產生致癌物的溫度。油溫過高不僅破壞蔬菜本身的維生素,也不利於廚房衛生,而油煙本身就屬於PM2.5,其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增加肺癌發生風險。

  一次炒菜不要用太多的油,油多菜少幾乎相當於油炸或油煎,少量的菜在大量高溫的油當中水分會很快蒸發,產生丙烯酰胺的速度就會加快。菜千萬不要炒到發黃甚至焦煳,煳掉的菜不僅含丙烯酰胺,更含有氨基酸分解和油脂過熱產生的多種有毒物質,它們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四季飲食飲食常識飲食誤區母嬰食譜食物百科飲食調理保健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