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養生保健 >> 保健常識 >> 老花眼突然好了更要及時就醫

老花眼突然好了更要及時就醫

  65歲的王大媽雙眼“老花”多年了,最近卻突然明顯感覺看東西清楚了。對此,王大媽感到格外高興,心想終於可以把困擾自己多年的老花鏡扔掉了。可是,聽社區醫生介紹,她這種情況並不是“返老還童”的征兆,必須要到專科門診接受檢查。對此,王大媽很不解。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中老年人說:“老花眼多年了,最近看報紙,不帶老花鏡也能看清,看來要返老還童了。”話語中表現出來的不是擔心,而是高興。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XX眼科醫院眼底病中心醫師表示,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就醫,往往會延誤疾病的診治,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認識“老花不花”的病因。

  “老花眼”及其主要表現

  “老花眼”又稱老視,指中老年人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的情況,這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很多人認為,老花眼就是遠視眼,其實是錯誤的。雖然表現上兩者相同,但是病因是完全不一樣的。”醫師稱,遠視眼常常是由於眼球發育異常引起的,發病者往往是兒童和青少年。而老花眼往往是由於晶狀體隨年齡的增加而彈性減弱,進而調節力下降,視物時近處的物體在視網膜的後面成像,發生“老花”,多見於40歲以上的人群。

  老花眼的表現主要有:視遠如常,視近則模糊不清,將目標移遠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地將近物遠移;平日不能穿針引線,日照或燈光很好時,閱讀沒有問題,當光線變暗時,看不清楚字;眼睛易疲勞,看一會兒書,就覺字跡模糊,或者頭疼、眼酸、眼脹及嗜睡等。不同屈光不正的人也有不同的表現:原先近視者,發覺戴近視鏡看報時,反而有種不適感,驗光發現變正視眼了;原先有遠視者往往比一般人更早出現老花。

  “老花不花”可能受早期白內障、血糖過高及藥物中毒影響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老花眼一旦出現,是不會好轉的,除非眼部出現病理性的變化。”醫師提醒道,“要警惕早期白內障、血糖過高以及藥物中毒影響。”

  白內障早期,晶狀體由於吸收水分而膨脹變厚,晶狀體凸度和屈光力增加,並因此抵消掉部分老花,從而起到了老花鏡的作用,因此出現“老花眼不花”的現象。醫師表示,這種現象是短暫的,隨著白內障的發展,到了白內障“成熟期”,晶體內水分吸收,屈光度降低,視力會嚴重減退。

  “如果對‘老花不花’現象沒有意識到其潛在的危險,不及時就醫,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醫師說,“比如,早期膨脹的晶體,會引起房角的關閉,導致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作,會引起視力不可逆的喪失。”

  血糖過高也會緩解老花。糖尿病患者由於過高的血糖,導致晶狀體代謝失調紊亂,房水被動滲入晶狀體內,使晶狀體膨脹,凸度和屈光折射力增加,也可起到暫時提高視力的作用,使老花眼症狀減輕;而當血糖下降或恢復到正常時,老花症狀會再次出現。

  “少數藥物中毒也能影響老花程度,比如,當所從事的工作長期接觸磺胺、鉀、汞、鉛等化學藥物時,就可能影響到晶狀體的代謝。”醫師說,“但這些情況很特殊,一般很少發生。”

  平時要注意眼部保健,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眼部疾病

  當出現“老花”時,除了配鏡外,中老年人還應學會眼部保健,平時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的食物和果蔬,多吃豆類、谷類等粗糧。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老花不花”,醫師表示,應理智對待,及時就醫,明確眼部疾病。

  “如果發現有白內障,應盡早行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以免因失去治療時機,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如閉角型青光眼的急性發作等。”醫師說,還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應定期就醫,及早明確是否患有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並發症,以便進一步對相關疾病進行診治。

  另外,還要注意保持平穩的心態。醫師介紹,由於眼部疾病引起的“老花不花”常需要住院手術,這讓許多患者心理上難以承受,生活中可能會變得煩躁、易怒。“在正確認識‘老花眼’的同時,也要正確認識‘老花不花’。”醫師表示,出現這種情形時,患者應保持心態平和,而良好的工作氛圍、融洽的人際關系對疾病的緩解很有幫助。“人到了40歲以後,或遲或早、或輕或重地都會出現老花眼以及‘視力好轉’的現象,這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規律,我們應該坦然處之,正確面對。” 

保健常識心理保健養生之道老人健身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