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養生保健 >> 心理保健 >> 老人回歸心理

老人回歸心理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人年紀大了,常常會唠唠叨叨,對年輕人的行為舉止常會看不慣,對自己過去的經歷常會掛在嘴邊。由此,不免會在老年人和兒女晚輩之間引起一些矛盾。

  應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唠叨"呢?實際上老人這種過份追憶往事的現象可稱為"回歸心理"。這是由於人到老年之後,生理機能會發生相應變化,尤其是腦細胞的衰老、內分泌功能的紊亂、機體逐漸的老化,促使老年人思維、理解和記憶能力大大降低。再加上老年人大多已經退休,工作壓力沒有了,有些老人便覺得沒必要再學習什麼新知識了,由此從根本上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至於一些以往的興趣、愛好,也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隨著生理機能的老化和社會參與性的降低,有些老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會向孩童時代回歸,有時甚至會表現出孩子般的幼稚或自私。過去常有人把老人叫做"老小孩",這不是褒貶,而是對老人此時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的准確定位。

  對於老年人來說,"回歸心理"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機制。它不僅會引發人的不良心緒,造成憂郁悲觀、煩躁易怒,情緒異常、性格孤僻;更會對老人生理上產生不良影響,不同程度地加重各種老年性疾病;對身心健康不利。"回歸心理"與一個人受教育程度和性格類型有關。一般地說,所受教育程度偏低,性格比較內向的人更容易產生上述消極情緒,更愛追索過去,常常沉湎於往事的回憶中,以此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對此,老年人常常很難自我控制。這就需要家庭中的年輕人多學習、掌握一些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幫助老人轉移"回歸心理"。如果兒女晚輩們對老年人特殊生理、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就很難理解老人,無法與老人溝通,甚至還會產生對立情緒。如果這樣,不僅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利,還會造成家庭人際關系不協調,甚至引起家庭的矛盾和糾紛。

  對於老年人"回歸心理"的負面效應,應該采取什麼相應的對策呢?首先是充分地理解老人;其次是循循善"導",用疏導的方法,轉移老人的不良心緒,淡化老人的失落心理。例如,鼓勵老人學畫畫兒,練練書法;或是幫助老人培養其它新的興趣、愛好。同時,不妨多給老人找些事干,讓老人在精力、體力許可的范圍內發揮一些余熱,使老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還應該鼓勵支持老年人走出家門,飽覽大自然的風光,近處可上公園,遠處可去登山,讓大自然的氣息給老人的生命塗抹新的綠色;兒女們可利用休閒時光陪同老人出游,既增加親子感情,又營造了融融的家庭氛圍,使老人感到"此處樂,不思蜀"。

保健常識心理保健養生之道老人健身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