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日常疾病 >> 糖尿病 >> 基本常識 >> 糖尿病的病因是什麼

糖尿病的病因是什麼

  

        原發性糖尿病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呢?雖然原發性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至少可以說,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兩條: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糖尿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因素是內因,是疾病的基礎。環境因素是外因,是疾病發生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來起作用。對於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是如此。

遺傳因素   糖尿病是有遺傳性的,遺傳的並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比如1型糖尿病遺傳的主要是使胰島容易遭受病毒侵犯,並發生自身免疫性破壞的基因。對於2型糖尿病,一般認為是一種多基因的遺傳,遺傳的是胰島素分泌能力有點兒差,又容易發生肥胖,進而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並伴有胰島素抵抗的基因。

所以說,糖尿病有遺傳性,糖尿病病人的子女肯定比非糖尿病者的子女容易得糖尿病。如果父母雙親都是糖尿病病人,那麼子女得糖尿病的機會更大。國外資料表明,糖尿病病人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高達1/4~1/2,是非糖尿病者的4~10倍。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的一級親屬中(包括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糖尿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但是,如果光有遺傳傾向這種先天的因素,還不至於得糖尿病,還需要有後天的因素,或者說環境因素,這就是得糖尿病的第二個因素。由於目前遺傳基因的改變還有一定困難,所以環境因素對防治糖尿病來說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誘發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包括熱量攝取太多,活動量下降,肥胖,吸煙以及心理壓力過大等。在遺傳與環境這兩條因素長期、共同作用下,就可使人患糖尿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遺傳性與人白細胞抗原(HLA)相關。HLA是人體內重要的物質,具有某些類型HLA者的胰島容易受到病毒和毒物的損害,繼而又容易發生胰島B細胞自身免疫性破壞,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多種環境因素都可以成為1型糖尿病的誘因,其中病毒感染和毒物破壞可能是主要原因。引起1型糖尿病的主要環境因素可能是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比如有人就發現,不少1型糖尿病患兒在發病前有病毒感染史,當時還認為不過是感冒一場而已。還有人發現在剛得病的1型糖尿病兒的胰島中存在著某種病毒。除了病毒感染外,毒物破壞可能是另一個主要原因。

一般認為,1型糖尿病病人對某些病毒比較敏感,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受到病毒侵害後,又容易產生過強的反應,使患者的胰島受到第二次損害,最後胰島破壞殆盡,變成依賴胰島素而生存的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典型的過程可能是這樣的:病毒或者毒物侵襲了胰島,使胰島受到破壞,胰島素分泌不出來,得了1型糖尿病,必須打胰島素才能存活;後來一部分病人的胰島進行修復,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結果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甚至什麼藥都不用,血糖也能維持正常,我們把這一階段稱為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這時患者和家屬都很高興,以為糖尿病已被治愈,但可惜好景不長,經過幾個月(一般是6個月左右),患者的胰島又因為自身免疫性的第二次破壞,再次遭到重創,這次損害就可能是永久性的了,結果他們的胰島從此再不能分泌胰島素了,迫使患者終身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所以,為了防止1型糖尿病的發生,要把住兩道關口:第一道是使患者的胰島不受病毒或毒物等有害因素的損傷,第二是避免受到上述有害物質損傷的胰島再次遭受自身免疫的破壞,有關這第二道防線的研究,現已成為防治1型糖尿病的重點課題之一了。

 

        2型糖尿病  與1型糖尿病一樣,2型糖尿病也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2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更明顯,機制也更為復雜。據說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基因有成百上千個,不同人體內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基因也不一樣。因此,有人提出了“節約基因”的假說。這個假說認為,為了適應饑寒交迫的生活環境,貧困國家以及富裕國家中的貧困民族居民為了生存,體內逐漸產生了一種“節約基因”。這種基因使人在能得到食品的時候,善於把熱量積攢起來,以備荒年,結果在發生饑荒之時,有這種基因的人就容易存活。基於適者生存的道理,久而久之,貧困國家中能夠存活下來的多半都具有這種基因。在貧困時期,“節約基因”是一件好事,使個體得以生存,種族得以延續。但到了不愁溫飽的時候,“節約基因”又由好事變成了壞事,使人體容易發胖,產生高血壓和血脂異常,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也容易出問題,結果易患糖尿病。特別是生活模式發生劇變時,遺傳基因的變化趕不上生活水平的變化,使糖尿病暴發流行,這就是糖尿病遺傳因素的作用。

導致2型糖尿病的誘發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體力活動過少和應激,應激包括緊張、勞累、精神刺激、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這是發生2型糖尿病的誘因。由於上述誘因,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逐漸下降,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逐漸降低,最後是血糖升高,變成糖尿病病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控制人體的基因遺傳因素,但能對環境因素進行干預,以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總之糖尿病是有遺傳性的,遺傳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比沒有糖尿病基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這是事實。但是如果光有遺傳傾向這種先天因素,還不會得糖尿病,還需要得糖尿病的第二個因素,那就是環境因素。對防治糖尿病來說,環境因素是目前我們能夠改變的、所以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

重點提示: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是內因,環境是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糖尿病飲食糖尿病並發症預防保健治療原則病因及類型檢查診斷臨床症狀基本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