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日常疾病 >> 糖尿病 >> 基本常識 >> 關於兒童糖尿病 五問五答

關於兒童糖尿病 五問五答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模式的轉變,糖尿病大軍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近年來,由於肥胖兒童的增多,在以中老年為主體的2型糖尿病隊伍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天真稚嫩的面孔。這種日益“年輕化”的發病趨勢,與青少年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等)有關。如果不加干預,任其蔓延發展,將會給家庭、社會以及整個國民素質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一、兒童糖尿病患病前有何征兆,什麼情況下應留意孩子是否患上糖尿病?
  
  過去,一提起兒童糖尿病,多是指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似乎只有成人才會得。目前看來,這種觀點確實有必要加以修正。據報道,在日本的兒童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占80%,遠遠高於1型糖尿病。盡管我國目前尚缺乏這方面的統計資料,但臨床上兒童2型糖尿病日益增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兒童1型糖尿病往往起病較急,“三多一少”症狀比較明顯,有的則是以嘔吐、腹痛、腹瀉等酮症酸中毒症狀作為首發症狀。相比之下,兒童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隱匿,加上患兒體胖能吃,看上去營養狀況良好,因而早期很容易被漏診,不少人都是並發症出現之後才查出糖尿病的。下列征兆可以提示兒童2型糖尿病:孩子尿比較多,以前不尿床的孩子現在尿床了,以前不起夜的孩子現在經常起夜甚至大孩子尿床;有些肥胖兒的腋下、頸部、腹股溝、肘前等部位的皮膚粗糙角化並伴有黑色素沉著,醫學上叫“黑棘皮病”,它是體內存在嚴重胰島素抵抗的標志,這種有黑棘皮病的肥胖兒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極大;皮膚反復起疖腫或濕疹,而且不易痊愈也應警惕糖尿病。
  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兒童,當父母的更要格外注意。應當定期(每半年)去醫院查化驗血糖,不僅查空腹血糖,還要查餐後2小時血糖,後者對早期發現糖尿病較前者意義更大。當孩子出現口干尿多、能吃消瘦,疲乏無力、無精打采、皮膚愛長疖子或傷口不易愈合,女孩常感外陰瘙癢等情況時,要注意去醫院就診,排除糖尿病。
  
  二、與成人糖尿病相比,兒童糖尿病的治療有何特點,可以治愈嗎?
  
  到目前為止,糖尿病只能控制還不能根治。兒童糖尿病有許多不同於成人的特點,在治療過程中須注意:
  1、理解及認知能力較差 糖尿病患兒由於年齡小,對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有什麼危害,糖尿病應該怎麼綜合治療,在理解和配合上有些困難,這就要求家長和醫師,更加細致、耐心地幫助和指導他們與糖尿病作斗爭。
  2、控制飲食較為困難 嘴饞貪吃使孩子的天性,看到其他同齡兒童能吃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他們卻必須受到限制,這對他們來講很難接受。此時家長和醫護人員的正確指導顯得尤其重要。另外,少年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在飲食治療方面與成人糖尿病有很大區別,提倡用“計劃飲食”來代替“控制飲食”。
  3、運動量相對較大 孩子多愛玩好動,運動量難以控制,在這方面,家長和醫師應給予指導。適當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所以患兒不能不運動,但也不能過量運動,否則容易發生低血糖。
  4、大多須接受胰島素治療 兒童1型糖尿病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對此應無疑義。盡管兒童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機制與成人2型糖尿病基本一致,但鑒於口服降糖藥在兒童中應用的安全性問題目前尚缺乏足夠的臨床資料和證據,因此,兒童2型糖尿病如果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不能控制,也大多采用胰島素治療。二甲雙胍是目前唯一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被臨床所證實。
  5、監測糖尿病可較多地采用尿糖 和成年糖尿病人一樣,糖尿病兒童也需要經常做血糖監測,但兒童天天上學,而且許多兒童怕扎針,采血比較困難,所幸的是兒童糖尿病血糖與尿糖相符率較高,可以用監測尿糖的方法來大致了解病情的變化,但查尿糖無法反映低血糖。
  6、青春期問題 青春期由於體內各種激素水平變化,因而血糖波動幅度較大,對胰島素的需要量相應增加,平時的胰島素治療方案可能很難使血糖保持穩定。為了適應這種改變,常常需要頻繁的血糖監測和不斷調整胰島素治療方案,以幫助順利度過青春期。
  
   三、 患有糖尿病的兒童還能上學嗎?如果能,上學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患有糖尿病的兒童完全可以正常上學讀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患兒不與其同齡人產生距離,只有這樣才能使患兒感到糖尿病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疾病,使他們建立正常生活的信心。家長千萬不要隨隨便便讓孩子休學,這樣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學業的損失,同時更會給孩子帶來心靈的創傷。那麼,上學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上學的病兒應該學會自我注射胰島素,對於只需早、晚兩次胰島素注射的孩子,在校期間可以不用注射胰島素,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案。如果中午也要注射胰島素,那麼在校期間孩子要自我注射,此時孩子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
糖尿病飲食糖尿病並發症預防保健治療原則病因及類型檢查診斷臨床症狀基本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