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欠債生活導致7個健康隱患

欠債生活導致7個健康隱患

  核心提示:年輕人如負債率較高,健康狀況也會較差。身體很多指標,尤其是血壓,會因此升高,增加患心髒病和中風風險。欠債較多的人承受的壓力水平要比普通人高11.7%,容易焦慮不安。

  俗話說“無債一身輕”,但負債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普遍現象,還房貸、還信用卡、還人情……無論欠了金錢債還是人情債,都讓人覺得活得很累。近日,美國“健康”網就刊文指出,欠債生活危害身心。

  負債生活很普遍

  於女士是石家莊人,大學畢業後托關系在北京找了份工作。為了買房,她和丈夫兩家借錢湊齊首付,還背下巨額貸款,每月工資的一多半都還銀行了。於女士說,平時應酬和花銷全靠信用卡透支,一到月初就被催債。據她透露,同事多半都是“負債族”,看著收入穩定,其實都是房奴、卡奴、車奴、孩奴……

  2012年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家庭平均負債6.26萬元,其中住房貸款總額遠遠大於家庭年收入,戶主年齡在30歲~40歲之間的家庭負擔最重,貸款總額平均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相比而言,國外負債情況更嚴重。一直信奉“先享受,再賺錢”的美國人,一般六七十歲才能還清債務。美聯儲發布數據表明,美國80後家庭中83.5%有債務負擔。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90%英國人年滿21歲時就已負債。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於海表示,造成國人負債增多主要有四點原因。一是消費觀念發生改變,以前國人都是存夠錢再買東西,如今開始敢花未來的錢;二是人們和銀行的債務關系越來越多,和親朋的越來越少,銀行可以慢慢還貸,不牽扯人情;三是即使超出個人支付能力,買房買車仍是生活“標配”,增加借貸動力;最後是文化問題,國人認為父母有義務為子女出錢,還債壓力同樣落在老人身上。

  日益畸化的人情債也在慢慢壓垮人們。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學新指出,中國是人情社會,孩子上學要托人,老人生病住院要托人,找份工作也要托人。求人的事多了,心裡的“債”更重了。於海表示,人情債並不是一次性的,為了維護關系還要反過來為別人開綠燈,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讓自己陷入人情泥潭,活得很累。

  欠債損健康

  負債對身心健康不利,可導致以下7個健康隱患。

  升高血壓。美國西北大學研究指出,年輕人如負債率較高,健康狀況也會較差。身體很多指標,尤其是血壓,會因此升高,增加患心髒病和中風風險。

  導致焦慮。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研究發現,欠債較多的人承受的壓力水平要比普通人高11.7%,容易焦慮不安。

  與抑郁症存在關聯。美國羅格斯大學研究發現,51歲以上的人如欠下大量債務,比年輕人更有可能出現抑郁症狀,容易悲觀失望。

  降低免疫力。對債務的擔憂往往讓人徹夜難眠,從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

  不願就醫。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欠債的人生病時不願看醫生,也不肯做體檢,主要因為擔心費用問題。

  容易產生疼痛感。美聯社調查發現,44%承擔較高債務壓力的人患經常性偏頭痛,而欠債水平較低的人中只有15%患頭痛。此外,欠債的人還可能出現背痛、消化功能紊亂。

  破壞婚姻關系。2012年發表在《家庭關系》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因債務問題發生爭執的夫婦更容易離婚。

  負債要正視

  長期生活在欠債環境下,不少人用暴飲暴食、過度飲酒等方式減壓,但並不科學。於海表示,在現代社會背負債務十分正常,應正視它,調節身心健康。

  面對負債要正視。張學新指出,貸款等方式可以看作對未來的預支,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在商業社會更是正常的運作方式。不要當作壞事,放下過重的心理負擔。

  把負債作為動力。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調查發現,適度欠債反而讓人覺得對人生掌控力更強,更有生活的動力。

  建立家庭財務報表。張學新建議,養成記賬的習慣,定期檢查自己的收支情況。一般來說,個人負債應控制在個人總資產的30%~40%內。

  應急基金是定心丸。家裡應准備至少可應付3個月生活開支的應急基金,以免特殊情況影響家庭正常生活。

  與家人“分享”壓力。張學新建議,不要一個人承擔債務壓力,應學會向朋友、親人傾訴,把不良情緒發洩出來,拋開還債的煩惱。

  降低欲望是根本。張學新認為,關鍵在於降低物質欲望,不要攀比。比如貸款買房,要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如條件不成熟,可理性選擇租房。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