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做一個快樂的拖延症患者

做一個快樂的拖延症患者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做事拖拉一點,有人做事風風火火、毫不拖泥帶水,這根本屬於某種類似“天性”的東西,或許無法完全修改,那麼,形成一種正確健康的自我認識,並利用這種天性中的一些因素為己服務,要比將這種“天性”完全擰過來靠譜得多。

  作為一名拖延人士,你就是不願意去做當下“該做”的事,但為了不去做這件事,很多人其實是去替自己“創造”了很多其他事來做。佩裡提醒我們,用“結構化拖延法”管理人生,就一定要在那件讓你感到“泰山壓頂”的事情後面多塞上一些有用的事。

  我不知道大家都會什麼時候去干洗衣服、洗碗、掃地這類雜活,或者上淘寶買咖啡買貓糧,反正我本人通常都是在要寫稿的時候去干這些事,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拖延寫稿!是的,我本人也是千萬拖延症患者大軍中的一員。

  今天下午,我給自己設定的主要任務是寫完這篇關於拖延症的書評,但是為了拖延寫稿,我去衣櫃裡翻出了兩件染了油漬的衣服,超級高效地拿去沾著彩漂粉洗掉了。要是擱在從前,我拖著稿子沒寫跑去洗衣服,洗完衣服回來我一定覺得難過死了。這種難過就是拖延病患者心裡揮之不去的“廢物感”,如果你也是一名病友,這種感覺,我不說你也會懂的。但是,反過來想想,洗衣服這事兒不也被我拖了很久嗎?做完這件被拖了很久好像也滿重要的事,我難道不該表揚一下自 己?這個觀點,斯坦福大學哲學教授約翰·佩裡教授一定會同意。

  事實上,他認為我的行為屬於“結構化拖延”的范疇,犯不上為此自怨自艾、自認廢物,佩裡教授提出,將“結構化拖延法”好好加以利用,拖延病患者 也能做成好多事呢。佩裡教授的“結構化拖延”屬於那種定義松散但卻十分有用的概念,他認為所謂“結構化拖延”是指“由於沒有做某些事,從而做成了不少別的 事”。作為一名拖延人士,你就是不願意去做當下“該做”的事,但為了不去做這件事,很多人其實是去替自己“創造”了很多其他事來做。佩裡提醒我們,用“結 構化拖延法”管理人生,就一定要在那件讓你感到“泰山壓頂”的事情後面多塞上一些有用的事。

  如果將其再精細一點,好好組織自己的“待辦清單”,規劃出一個排列得當的任務結構,拖延人士也能做到相當高效。總之,這個“待辦清單”要足夠 長,這樣你就總會找到事情和當前的狀態相匹配。不過,你肯定會問,列在清單開頭的那件事情怎麼辦?難道就不做了。佩裡的說法也符合我們大多數拖延人士的經 驗——到時總有讓你更想拖延的事情冒出來,於是你便能乖乖把現在這事兒給做了。

  拖延 在幻想與內疚中千轉百回

  佩裡提出“結構化拖延法”,最初是為了自我療傷。在我看來,拖延症最大的危害,主要在於拖延病患者那自覺矮人一頭的心理狀態。雖然拖著沒做一些 事,但這多出來的時間並沒有被用來享受生活——雖然可能確實是用來“享受生活”了,比如,上了網,看了電影,逛了街,但這些時間百分之百是在焦慮和自責中 度過的——因為未能按時完成對他人的承諾的內疚心理,因為未能達成自我預期的自責,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在這樣惡劣的心理狀態和這 樣極低的自我評價之下,拖延人士因而更加無法采取積極行動,將自己從“不作為”的深淵中解救出來,難怪很多拖延人士會有成為酒徒或變成抑郁症患者的危險。

  1995年,已是斯坦福名教授的佩裡因為沒能做成某個他本該去做的項目墜入情緒低谷,竟也和我們好多人一樣自覺是個窩囊廢。所幸,他很快琢磨出 了“結構化拖延”的道理。所以,正如佩裡本人所言,他寫這本關於拖延症的書,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大拖延人士感覺好一點。在佩裡看來,只要籠罩在拖延者心 頭那片內疚和羞恥的烏雲散去,且對“結構化拖延法”加以研究利用,輔以一些其他時間管理的方法,拖延人士也能擁有一個可控的、幸福的人生哪。

  提出“拖延一點也無妨”,不在於不承認拖延是種毛病,不需要加以應對。佩裡無意搞明白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愛拖延,有的人則做事毫不拖延,我 想對於他來說這兩種人士就是兩個物種,就好比吸煙者和不吸煙者。但佩裡倒是確實指出了一個極為常見的導致拖延的原因,即完美主義。據本人觀察,相當一部分 拖延症患者都自認是完美主義者,因為害怕讓別人失望也讓自己失望,所以遲遲不敢開始做一件事——他們給自己的理由是,我在為我將要完成的“完美的”工作做 准備。就這樣,完美主義者終於會驚恐地發現他沒時間了,這時候最好的結果似乎就是敷衍了事;而敷衍了事的結果只能是大大刺傷完美主義者的心。據佩裡觀察, 這種完美主義,完全是停留在腦海中的幻想層面的東西,而非真實狀態——它更多體現在接到任務時和准備過程中對於自己交出“完美”成績單的幻想。

  佩裡認為,正是過多的這種幻想阻礙了很多人的行動,浪費了很多人的時間,也引起了無謂的情緒震蕩。他提出的對治方案是“任務驗傷選擇” (task triage)。“驗傷選擇”這個概念最基本的意思是根據緊急程度進行分類排列,最常見的使用情景是在戰場上或急診室裡,醫務人員要決定哪些傷員已無存活可能,哪些人如果得到立即救治還能活下來,哪些可以加以安撫、稍後診治。佩裡的“任務驗傷選擇”是指,我們應該養成一種習慣,就是在接到一個任務時,逼著自己分析一下是否需要做到完美,是不是做到“蠻好”就可以了。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