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為何網絡成瘾者與父母不和?

為何網絡成瘾者與父母不和?

  網瘾少年殺親奪款,有些案件慘不忍睹。例如:一南京少年得知母親將其上網打游戲的電腦賣掉後,當即點著被褥威脅身患癌症的母親,無效後竟沖進廚房舉起菜刀欲對母行凶。還有一山東少年,因無錢上網向父母索要,遭到拒絕後用繩子勒死母親,偷走家中錢款逃之夭夭。另外一少年也因上網遭拒而砍死母親、砍傷父親後出逃。

  網絡成瘾,後果為何如此慘烈?

  網瘾少年大多出自父母沒有真正長大的家庭

  調查發現,九成網瘾少年敵視父母。拿上述南京的少年來說,父母因外出打工無法照顧他,他從小到大生活在老人身邊,老人對這個孫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長大後,他又經歷了父母離異……

  先是嬌縱,後是不幸,等於把一個人高高舉起後,再狠狠摔倒。但更主要的是他不得不通過電腦建立起一個虛擬世界,用來轉移對現實世界的恐懼、無奈。而現實世界就是“父母不在身邊”(被拋棄)和“家庭破裂”(父母離異)。

  據悉,這個少年的爺爺奶奶對孫子可謂寵愛有加,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買了個游戲機,理由是:別的孩子有的,我們孫子也得有。從此以後,他真的“什麼都有了”,包括“性格毒品”。然而,網絡本身並無毒,它只是一種工具,就像酒精本身也只不過是糧食所釀,而因人類使用不當,才導致自我傷害。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不想讓一個人出軌,就不要給他制造那種條件。”而心理學研究也得出一種結論:大人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將來就如何對待自己。孩子會從大人那裡學到一切,包括對自己的態度。比如當大人為孩子買了台游戲機,他長大後當然也對此情有獨鐘。畢竟,大人,無論是父母或老人,都是自己效仿的模樣,他們怎麼會有錯呢?

  所有敵視父母的孩子,差不多都因為父母沒有盡到相應的責任,包括一味地嬌縱孩子,或是對孩子不理不睬、拋給老人或“放羊”。據統計,網瘾少年多出自父母不盡責任的家庭,也就是說,他們的父母還沒有真正長大,還在“安全感”、“虛榮心”和“價值觀”裡拼命尋找著自己——自顧不暇的人,怎麼可能想得起來去對別人負責?

  為什麼說有些父母的心理年齡不夠成熟呢?因為他們對名利的追逐超過了對家庭的責任。而孩子來自於父母的身體,父母不盡責,孩子何以安全、健康的生存?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又所謂“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病情”與父母的反常狀態成正比。

  網瘾男孩居多的原因是男人天性中“責任”傾向

  有網瘾的少年中,為什麼以男孩子居多?因為男人天性裡都有一種“急於社會化”的責任傾向,而現代社會中的部分不健康的價值取向,導致他們過早地比車比房,比名比利。又當環境無法讓他們找到安心之本時,他們便在虛擬世界中構想著自己的理想和成功欲望。誠然,一場游戲玩下來,如果贏了,那種成就感是什麼都無法替代的,積累的“命”越多,安全感也就越大;而輸了,便意味著安全感的喪失,所以,他們又會不顧一切地掙回這種安全感——這也是賭徒的心態,而越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安全感的人,就越會在別的地方尋求寄托。因此,轉移男孩子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才是治療網瘾的最佳良方,極端惡治與體罰,不僅無益於身心健康,還有可能會造成鎮壓下更加強烈的反彈。

  首先要喚回孩子心中的安全感,無論是心理學還是哲學,都知道它來自於基本環境,對一個孩子來說,就是父母,就算貧窮,只要父母盡到責任,孩子的內心都會感到安全。這種健康的安全感與錢無關,只與愛有關。

  成就感是每個男人的首選,它來源於環境的認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的學習成績得到認可,身體素質得到認可,愛好志趣得到認可,他就會把這種認可延續下去,如果引導得當,很可能就會成為將來的專業或事業。然而,這一切自我認可都必須建立在家庭和睦的沃土上才有可能生根、發芽。也就是說,父母和諧+正確引導=健康成長。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