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為什麼心理疾病容易誤診

為什麼心理疾病容易誤診

    這些年來,來心理專家門診就診的病人大多存在著這樣一種普遍現象,他們在痊愈之後多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原來我這病也屬心理疾病,要是早知道,我就不用走那麼多的彎路,花那麼多的冤枉錢,自己也不用痛苦那麼長的時間了!”原來這些病人所患的病極易被誤診,最典型的一例病人竟然在6--7年間被誤診成十幾個病。為什麼心理疾病這麼容易誤診呢?原來心理疾病不單表現為情緒問題,還會出現許多軀體化症狀(即是表現為軀體某一部分的不適),比如失眠、頭痛、頭暈、暈厥、猝倒、耳鳴、眼花、胸悶、胸痛、心慌、心跳、呼吸困難、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四肢麻木、發抖、無力、抽搐、甚至截癱、失明、失聰、失語、癡呆等等。有時一旦軀體症狀出現,情緒症狀反而緩解,這在心理學上叫“轉換性症狀”,很多焦慮症、恐怖症、抑郁症、抑郁性神經症、神經衰弱都會伴隨有軀體化症狀;疑病症對自己患病的信念更是達到了偏執、妄想的程度,到處求醫、諸多檢查,到處尋找患病的證據,甚至將生理現象當作一種症狀來求醫;癔病更是天才的模仿師,任何疾病的症狀都可以在此類患者身上呈現,如某市一位全國著名的藝術家精神受刺激後出現頭痛、失語,繼而出現癡呆、臥床不起,症狀持續兩個多月,最後連妻子都不認識,在當地CT、核磁共振等諸多先進儀器檢查未見異常,經全市大會診,甚至請北京某權威醫院會診,最後擬診為腦中風後癡呆,但治療不但未見效,反而日漸加重,後到一家精神病院留醫,診斷癔病,經藥物、心理治療3天後病情奇跡般好轉,留醫半月痊愈出院。 

    當今世界,先進的醫療儀器確實令很多軀體疾病的診斷變得容易,但對心理疾病的作用卻不同,運用不當會產生負面作用,因為過多的檢查不僅浪費金錢、浪費醫療資源,最致命的是過多的檢查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的暗示,不但會增加病人的疑慮,削弱病人的治病信心,還會令原有的那些症狀鞏固下來。這些心理疾病的診斷不但需要心理學知識,還需要內科、神經內科知識,因為要診斷這些病首先要排除器質性病變,曾有將心髒病誤診成焦慮症延誤治療致死的報道。所以一般醫生在無足夠把握的情況下不肯輕易下這類的診斷。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