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大學生為何會產生嫉妒心理

大學生為何會產生嫉妒心理

  俗話說“文人相輕”,嫉妒也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心理問題。有人曾在大學中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中的嫉妒就有七大類:一是嫉妒別人政治上的進步;二是嫉妒別人學習上的冒尖;三是嫉妒別人某一方面的專長;四是嫉妒別人生活上的優裕;五是嫉妒別人社交上的活躍;六是嫉妒別人儀表上的出眾;七是嫉妒別人戀愛上的成功。其原因主要有:

  自私自利:嫉妒是以自私為核心、以對別人超過自己而心懷不滿為特征的消極心理現象。嫉妒者盡管表達嫉妒的方式和程度不盡相同,但是性質基本相仿,要麼凡事“惟我獨尊”,希望自己占有一切榮譽或優先地位,要麼以一種“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態看待現實,容不得別人有任何優越之處。因此,一旦發現周圍的人有超過自己的變化,心理上就失去平衡:輕者醋意萌生,對他人的優越之處裝得不屑一顧、不值一提;本來與他人過從甚密,現在有意回避疏遠。稍重者貶損苛求,不考慮他人的十個優點,偏舉其一個缺點;不看他人的現在,只追究其過去;甚至在背後散步流言蜚語,讓不知情者去議論、猜測、“加工”、傳播,以混淆視聽、蠱惑人心,搞得沸沸揚揚。嚴重者嫉恨如仇,完全為妒火所控制,必以摧毀他人而後快,從而做出各種毀物、毀人,或毀容、毀身的事情。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對人際關系危害最大的就是嫉妒。

  消極攀比:嫉妒者最容易對那些過去主、客觀條件與自己差不多,或者不如自己的人產生嫉妒。在嫉妒者眼中,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或過去不如自己的人取得的新成就、新優勢,往往被看作對比出了自己的無能或構成了對自己的威脅,於是憂慮、憤怒、怨恨。

  在這種心理支配下,他竭力去搜尋和張揚人家的“陰暗面”,以求得心理上的病態快慰。在生活中,人們總是相互聯系的,總是有許多“差不多”的地方,如年齡差不多、學歷差不多、能力差不多、地位差不多、資歷差不多、工資差不多等等,而這些都可以拿來比。因此,如果那個原來與別人差不多的人在某一方面打破了這樣均衡狀態,就很容易成為別人嫉妒的對象。

  心胸狹窄:嫉妒也是一種與社會發展相抵觸的守舊、逆反心理。嫉妒者心胸狹窄,為個人想得太多,為事業想得太少;為自己想得太多,為他人想得太少。為了滿足自己的病態心理,寧肯守舊,也不讓別人出頭;明知自己已經落伍,仍要堅持孤家寡人;不願以奮斗和競爭去趕超他人,而是試圖用某種不道德的方式將他人強行拉回原來的位置,以求得自己原來的均衡狀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嫉妒和相互嫉妒而造成的內耗現象是相當嚴重的。同行相輕,槍打出頭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在各個單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使得人們把大量的精力消耗於瞻前顧後、左右照應之中,心情不能舒暢,才能無法施展,怕冒尖,怕當先進。

  教你如何擺嫉妒心理

  作為大學生,誰都知道嫉妒是一種讓人非常討厭的、不道德的心理問題,象征著人性的弱點與丑惡,但是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嫉妒心理和行為,盡管有些人不願意承認。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積極采取措施調節、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以完善自己的個性。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開闊心胸:嫉妒產生於私欲,嫉妒心理的實質是極端的個人主義在作祟。嫉妒者大多心胸狹窄,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當他掌握著一些新信息時,他就傾向於獨占它;當他擁有一定的權力時,他就設法限制別人的發展;當別人需要他幫助時,他就顯得十分勢利;當別人超越他時,他心裡就酸澀難熬。他不能悅納別人,也不能真正使自己樂觀振作。因此,要消除嫉妒,首先必須開闊心胸,驅除個人主義。俗話說“心底無私天地寬”。如果我們能把別人的進步看作是對自己的促進,而不是看作對自己的威脅,用奮起直追來縮小與別人的差距,而不是用貶低苛求來求得一時的寬慰,就能驅散嫉妒的陰雲,使自己振作起來。

  充實自己:靠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或不擇手段限制別人的發展,並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境遇。要改變自己的境遇,縮小與別人的差距,惟一正確的方法是努力充實自己,腳踏實地去奮斗。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價值,贏得別人的尊重。要多想想:別人能做到的,我為什麼不能做到?別人能干好的,我為什麼不能干得更好?化消極嫉妒為積極進取,是值得提倡的態度。培根說過:

  “嫉妒是一種四處游蕩的情欲,能享受它的只能是閒人,每一個埋頭於自己事業的人,是沒有功夫去嫉妒別人的。”事實確實如此。

  認識危害:嫉妒不僅害人,而且害己。嫉妒者無時不處在精神緊張之中,他要時刻注意別人的發展變化,留神別人又有了哪些比自己強的地方,尋找別人有哪些可供貶低或敗壞的東西,終日苦思采取什麼樣的手段才能使自己的心理達到平衡。因此,嫉妒者的心靈是無法平靜的,他的情緒完全為別人的一舉一動所左右,始終有一種不放心、不踏實之感。由於嫉妒者只能用貶低或敗壞別人的辦法來安慰自己,因此,盡管他有時也能從中獲得一種賞心悅目的愉快,但是他始終擺脫不了一種強烈的自卑感。盡管他不願承認別人比自己強,甚至怨恨之,但是他自己心裡也清楚,他並不能因此而真正擺脫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他所采取的心理平衡手段充其量不過是一種不道德的、病態的防衛措施。另外,他還要時刻擔心輿論的譴責和同學的鄙視,生怕別人發現自己是個嫉妒者。

  再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嫉妒者也要想一想,當你獲得某種成功的時候,你希望別人也對你冷眼相待、故意排斥,或在你背後說三道四、百般挑剔嗎?

(責任編輯:龔艷麗 實習編輯:練麗特)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