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心理潛台詞也有整形作用?

心理潛台詞也有整形作用?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調查,當我們第一眼看到一個女孩子走來的時候,她的哪裡最受人關注,結果如下:身材,擁有一個曼妙婀娜的身材是吸引眼球的必備。接著才是局部細節,按先後排行如下:眼睛,嘴唇,最後是鼻子。而這幾點,恰恰也是整形醫生遇到的呼聲最多的部分。

  通過對近千名整形者的觀察與研究,國內外心理學家、整形專家發現你所整的部分與你的心理、情感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在那些我們以為要整或者該整的部位,究竟隱藏著什麼內心小秘密?

  我想要曼妙的身材

  心理潛台詞:我不想長大!

  幾乎每個女人都會在美味面前糾結一番,吃還是不吃?到底吃多少?在飯後又會自責:今天又吃多了。而在減肥瘦身後依然會有這樣的麻煩:又反彈了!瘦身成了女人一項艱苦卓絕、又勢在必行的事業。

  其實,我們希望永保少女的苗條,是因為內心深處對自己還不夠自信。於是,我們更相信社會上普遍地對身材的認同。可是,請別忘了,我們總要從少女變成母親,即便不生孩子,我們也會變老。因此接納自己的身材可能比去吸脂瘦身更重要一點點。

  整形態度:如果你能夠更認同自己的母親以及女人作為母親的身份感,就不會過度糾結於自己是不是夠苗條。此外,任何方式的瘦身,都應以健康為首要考慮因素。請記住,不要與哪位明星比,而是與過去的自己比,那些特別渴望擁有不切實際的理想化體型的人往往會要求比較極端的方案,這樣換來的結果多半是失望。

  我想要迷人的大眼睛

  心理潛台詞:好怕被忽視,我想吸引更多注意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傳神”的器官。我們在看到喜愛的人和物時瞳孔會放大,有魅力的眼神能夠“勾魂攝魄”;我們發現兩個人在戀愛是因為“他們看彼此的眼神不對了”,也就是說“眼睛會說話”。單眼皮的東方美體現的是一種柔和的神采和含蓄的溝通;如今西式審美盛行,溝通講究快速高效,所以眼線、眼影、睫毛膏齊備,肆意放電的雙眼皮大眼睛更讓人羨慕。

  如果你經常對你的眼睛耿耿於懷,可能是因為你特別希望吸引別人的注意,或是對自己通過言語溝通引人注目的能力不是很自信,內心深處感覺自己在被忽視,因為眼睛是“注目”的工具,你們為什麼不看我?

  整形態度:相比起整鼻子,整眼睛的風險略小一些,畢竟眼睛大一些總是更符合大眾的審美標准,只要手術做得好就行。但配合手術更需要調整的是心態,畢竟眼睛神采更多來自內在,自我夠強大,眼小一樣聚光,男有孫紅雷,女有林憶蓮,早是明證。

  我想要性感的嘴唇

  心理潛台詞:我要做個性解放的新女性!

  中國古代喜歡“櫻桃小口”,那是來自一種對性以及個性的壓抑,而在提倡性感、崇尚個性張揚的今日,大嘴、厚唇則被作為美的標准,從朱莉亞-羅伯茨到安吉麗娜-朱莉一脈相承。“大嘴巴”常常和口無遮攔有關,這同樣是一種不壓抑個性的表現。有心理學家認為,它與性愛、親吻有關。因此想要改變嘴唇的形狀,往往意味著想使自己更性感。

  整形態度:希望整唇的人也許更應該反思對嘴唇的不滿意背後是否意味著對性感的理解以及對個性表達的態度。畢竟對性感的理解以及一個人的個性魅力更多來自心態而非嘴唇大小厚薄,而性感與個性的體現也更多是在非物質的儀態上。比如你是否自信、樂觀,如果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些,那麼不整形也能很開心,整過之後也容易對效果更滿意。

  我想要精致的鼻子

  心理潛台詞:我要更多的自信心

  氣質的精巧一些,以顯示出女性溫和、優雅的美,因為她們再也不願讓父鼻子是和自我以及自信關系最為密切的器官,就好像一個人在談到“我”的時候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打牌輸了作為懲罰要刮鼻頭,京劇小丑要畫白鼻梁。而自信往往是來自人性格中的男性成分,給人的感覺會有些陽剛,所以,強烈要求改變自己鼻形,希望把鼻子的線條塑造得柔和、精巧一些的女人,多是希望顯示出更多的女性溫和、優雅的美。

  整形態度:正是因為鼻子對於自我概念的重要影響,以及在容貌中突出的位置,所以不建議在鼻子上大做文章,因為動鼻子往往會讓你的親人感覺陌生,也會讓自己特別難以適應。如果堅持一定要做鼻子整形,還是微調比較好。

  Suggest:4條叮咛給心靈做整形

  1、很多觀念無所謂對錯,適合自己的就是對自己的內心平衡有益的,而不是去套用別人的標准。

  2、整形手術可能不會百分之百完美。心理上也要減少一些完美主義,一個不那麼絕對的、接納的態度會讓自己更容易開心、滿意。

  3、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好時,她就會覺得自己是美的,所以,並不是依賴外在調整就能完全改變對自身的看法,更重要的還是從內心深處接受自己。否則即使做了改變,也仍然會感到焦慮不安,也就是說,我們的狀態應該是不整也很好,整了更好!

  4、伴隨著外在形象的改變,生活中也會發生一些變化讓自己不適應。如果身邊的同事朋友不適應,也不必誇大這些外在壓力的嚴重性,其實別人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關注我們。

(實習編輯:張華仙)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