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淺談偏執者:不合拍的獨奏

淺談偏執者:不合拍的獨奏

  有這麼一個老同事,外號叫“槓頭”。這並不全是因為他好抬槓,鑿死理,而是由於他總不服輸,總是千方百計地為自己辯護,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正確無誤。有一次同事們閒聊時有人提到“極少量的大糞比香油還香”時,他怎麼也接受不了。這位同事堅持說,這是他們教授講的,他不會平白無故地下這樣的結論。可是這位“槓頭”卻覺得對方拿教授來壓服他,就氣憤憤地說:“大糞的本質就是臭,怎麼少的極量也不會是香的。你們的教授是個廢物蛋!”他這麼一發火,弄得大家不歡而散。按心理學得觀點分析,這位“槓頭” 的表現並非是缺乏教養,或者好鑿死理,而是一種人格異常,即變態性人格障礙中的偏執心理。

  具有偏執心理的人一般性情多疑,易嫉妒,好爭斗,容易產生偏見。他們總是特立獨行,像是不合節拍的獨奏。他們不相信他人,對自己評價很高,總認為自己正確,善於詭辯,既使是有時理屈詞窮,還要強詞奪理,責怪他人不對。這種心理的產生除了受先天的遺傳因素影響外,主要是與後天環境的養成有關。一般認為在兒童時期家庭不和,父母經常吵架,使子女遭受冷遇,心靈受到創傷,就容易滋生自我孤獨和與人疏遠的偏向。特別是在青春期過後,逐漸形成偏執信念,不能適應社會環境,不能正常地與人交往,給人性情古怪之感。

  偏執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而改變也相當困難。不過通過一定的環境制約,會使他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失誤;而且伴隨著失誤概率的提高,家人或同事要向他曉以偏執的危害,使他明白,偏執不僅會使親情冷淡,同事關系疏遠,還得不到他人得理解、支持和同情,使自己陷於孤立的境地,同時還常使自己陷於激憤的情緒之中,影響身體健康。只有不再固執己見,認識自己性格的弱點,才能正視客觀現實,謀求適應環境,從而使性格變得靈活隨和一些。這是走出偏執心理誤區的關鍵的一步。

  學會思想方法,客觀地分析和認識事物,克服主觀片面性。對於非原則性問題,要以隨和、寬容的態度來對待,不必事事較真,以仁義之心待之,就能協調人際關系。安徽桐城流傳著一個“六尺巷”的故事,說的是康熙年間縣城內有張葉兩家毗鄰而居。後來張家出了個進士張英,在朝中作了禮部尚書。其家人在擴建府第時依仗張英權大勢大,就要求葉家讓出三尺地面,以便張家修建院牆。可是葉家也有人在朝中作侍郎,堅決抵制,寸土不讓。張家就想借官勢壓人,派人送信給張英。不料,張英見信後寫了一首詩讓家人帶回:“千裡修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看後,覺得有理,便後退三尺築牆。野家見此情形,野把院牆後退三尺,形成了一條“六尺巷”,從此兩家和睦相處,成為通家之誼。這個故事說明,對於一些意見分歧,只要寬容以對,互相謙讓,就能化干戈為玉帛,消除隔閡,增進感情。

  要經常不懈地進行自我克制、自我疏導,控制不良情緒發生。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相左時,要抑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與人相爭、相辯,而是采取回避的辦法,離開現場,使激動的情緒自行平息。在與朋友或同事閒談或研究工作時,一旦遇到意見分歧要提醒自己虛心、耐心,不要橫推車,強詞奪理。即使是不得不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要沉著、穩重,力求客觀,以理服人,不要鄙視他人。如果你的發言理據充分,站得住腳,會得到大家的信服和掌聲;如果你的發言不能服人,就應以幽默的調侃為自己下個台階。這樣做,既不傷你的自尊心,也對制約偏執心理頗有裨益。

(實習編輯:梁子豪)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