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人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感覺 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否發生過

人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感覺 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否發生過

或許在生活中,有時候在不經意地一下了總感覺此時此景好像在某一時間段同時出現過。時空機是必然會被發明的,唯一的限制是速度,速度限制總有一天會被人們打破,而時空機存在的唯一條件是平行時空的存在,物理這個學科,超級迷人。

經過一個地方,感到似曾來過;遇見一個人,覺得似曾見過。很多人產生過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因為人腦將很多不重要的細節保存到了你的意識中,當這些信息與現實場景相匹配,就會產生共鳴,但又無法還原到那些細節原有的場景中,便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人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感覺

這種現象不過是記憶系統運轉過程中產生的一點小瑕疵。

你坐在咖啡館裡,好友坐在對面,她正在興奮地和你講述最近的一次旅行。忽然你的心頭湧起一陣異樣的感覺。周圍的環境,昏暗的燈光,好友的言談,說話的語調,突然都變得如此熟悉;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似乎在過去的某個時候已經完整地經歷過一遍。

在西方,這種“昨日重現”的感覺被稱為“DéjàVu”。調查顯示大約三分之二的人經歷過這種現象;青年人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平均一年2-3次。

過去100多年裡,關於這種現象湧現出了許多解釋,包括時光倒流、特異功能、多維空間、催眠、精神錯亂等等。近年來,心理學家也開始關注這種現象;有一種理論認為,這種現象不過是記憶系統運轉過程中產生的一點小瑕疵。

感覺眼前的事物曾經見過,這種記憶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再認記憶(recognitionmemory)。再認記憶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回憶”(recollection),你確實能夠回想起以前經歷過的那個情境;第二種則是“熟悉”(familiarity),你僅僅對眼前的事物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沒法確定它的來源。

比如,昨天你在樓道裡見到了一個人,今天又在電梯注意到他,這時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你回想起來昨天確實在樓道見過他,於是把他認出來了。還有一種可能是,你對於他的面孔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具體在哪裡見過;不過基於這種熟悉感,你也會認為自己曾經見過他。

“昨日重現”現象的產生也與這種熟悉感有關。以本文開頭的場景為例,可能你過去經歷過一些類似的場景(比如在咖啡館和別人聊天),雖然你沒有意識到,但是這些場景的特征已經儲存在了你的記憶系統當中。此時此刻,坐在這個朋友對面,周圍的一些線索與你記憶深處那些相似場景的特征(比如昏暗的燈光)匹配起來,產生了一種熟悉的感覺,使得你的大腦自動將眼前的場景判斷為曾經經歷過,從而導致了“昨日重現”的體驗。

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否發生過

似曾相識是人們大腦中知覺系統和記憶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

要想了解我們為何會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得先了解人類知覺和記憶過程中的分類原理。分類是知覺也是記憶的一個基本特征。知覺包括對面孔的知覺,對物體的知覺,對位置的知覺,等等。以上述3類知覺為例,我們到一個地方以後,這個地方的人物、環境物及它們的方位和空間關系,可能是同時出現的,然而,我們對它們的知覺卻是由大腦中3個不同的功能回路,即位置知覺的回路、物體知覺的回路和面孔知覺的回路分別去完成。與知覺類似,記憶也分很多類型,知識和感念的記憶被稱為語義記憶;針對情節、經歷、事情經過的記憶,即情景性記憶,這是無意識記憶。

其中每一類記憶,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子類。正因為知覺和記憶都是“分類”進行的,我們曾經經歷的一些場景的眾多特征被存放在不同的記憶系統中(而我們無法意識到這點),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場景時,場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調動大腦中不同的記憶系統與之相匹配。一旦場景中的某一特征和過去的經歷匹配上,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不過要體會到似曾相識並非易事。一般來說,越是與情緒密切相關的事物,人越容易記住,因此如果人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似曾相識發生的概率就高。而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期和更年期時人體內分泌會發生劇烈變化,從而使人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記憶也會變得很活躍,這時候往往易於發生似曾相識的現象。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但並不意味著似曾相識在所有人身上發生的幾率都是一樣的。

在似曾相識的現象中,被調動的大多是無意識的記憶。似曾相識有一個明顯的規律——主要發生在對場景的體驗上,這是因為人的每一個知覺都是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下產生的,這種場景往往是一個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別加以注意就會跑到腦子裡形成無意識記憶。從童年開始,所有的經歷,不管是想記的,還是不想記的,都會在腦子裡留有或多或少的記憶痕跡,在一些極特殊的場景下,這些無意識的記憶被激活,投射到意識中,就產生了似曾相識之感。

為什麼記憶力越來越差

壓力過大

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記憶力,但壓力過大會傷害記憶力。青年人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工作量過大會讓人產生過重的心理壓力,人也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反而增加壓力,影響記憶力。

睡眠不足

大量研究證實,缺乏睡眠的人在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創造力和制定計劃的能力都會降低。由於平日睡眠不足,大多數年輕人一到周末或者節假日就喜歡睡懶覺。然而睡懶覺會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時間久了會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擾亂身體的生物節律,使人懶散,產生惰性。

過度“宅”在家中

現在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一到休息天就喜歡宅在家裡,把時間都花在睡覺、看電視劇這類不需要怎麼動腦的事情上。然而,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不願動腦只會加快大腦的退化,降低記憶力。

長期抽煙酗酒

期抽煙酗酒可能大腦血液供應不足,血流不暢的地方的腦部細胞有可能逐漸萎縮,嚴重者有可能記憶力逐漸減退並引起癡呆。

吃太多高熱量食物

日常飲食應注意減少熱量的攝入,多吃水果、干果、蔬菜、魚肉和雞肉,可以降低年齡相關的認知下降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發展的風險。

輕視早餐

早餐是大腦活動之能量源泉,不吃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的血糖,會感到疲勞、精神無法集中、反應遲鈍。此外,早餐也要營養搭配得當,其質量與思維能力也有密切聯系。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隨著科技的發達,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人,上班對著電腦,下班拿著手機不放。這些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輻射會產生電子煙霧,可影響記憶,導致學習能力喪失、大腦和行為混亂、造成抑郁症。

蒙頭睡覺

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期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