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四季飲食 >> 冬季飲食 >> 秋冬“內潤外養”怎麼吃?

秋冬“內潤外養”怎麼吃?

  秋季氣溫顯著下降,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冬季則是自然界陰氣最盛,陽氣最弱、萬物蟄伏的時候。秋季燥邪為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雲:“燥勝則干”,所以時至秋冬季,人體常表現為一派“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出現燥咳、口渴、咽喉干澀、皮膚干燥、脫屑,毛發干枯,脫發、大便干結等。

  燥者潤之

  中醫學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季燥邪偏盛,根據“燥者潤之”的原則,養生應注意收斂精氣,保津養陰,飲食上要以養陰清熱、潤燥生津為主,可多食用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如梨、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銀耳、豆漿、乳品等。

  《遵生八箋》中指出:“秋氣燥,易食麻以潤其燥。”就是說秋季天氣干燥,應當多進食些如蜂蜜、芝麻、核桃、杏仁等性滋潤味甘淡的食品,既補脾益胃,又能養肺養陰,可防止因秋冬干燥帶來的身體不適症候或肌膚失去光澤、毛發枯槁的征象,並要盡可能少食蔥、姜、蒜、韭等辛味之品,防止耗傷陰血津液而加重口唇、皮膚干燥的症狀。

  酸甘化陰

  酸甘化陰是指運用酸味與甘味的藥物或者食物,藉以增強滋陰養血、生津補液的一種方法。《素問?髒氣法時論》指出“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秋冬季氣候干燥,飲食宜減辛增酸,酸甘化陰,以抑肺揚肝。所以飲食上宜多食偏酸味之食物,如番茄、柑、橄榄、檸檬、山楂、石榴、葡萄等。

  中醫學認為,食物有辛、甘、酸、苦、鹹五味,在五行中脾胃屬土,肺髒屬金,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土生金,甘味養脾,脾旺則金(肺)氣足。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所以秋冬季宜多食甘味食物,如白蘿卜、土豆、菱角、板栗、花生、榛子、芋頭、胡蘿卜、蓮子、山藥等。

  食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味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正如《素問.五髒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如苦瓜、過濃的茶水就要少喝。

  另外,冬季氣候寒冷,很多人喜歡吃熱食,雖冬季食物宜溫,但燥熱、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和火鍋等之類食物,不可過食,以防內熱生成,損傷脾胃之陰。煲湯是冬季進補的有效方式,但喝湯補過頭也不是好事,會適得其反。如過食溫補之湯水,燥熱體質的人會出現口干、舌燥、皮膚干燥和便秘等症狀。

  補充微量營養素

  冬季的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從而易引起體內維生素的缺乏。蔬果是人體獲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秋冬季蔬果種類偏少,蔬菜種類也比較單一,往往進一步引起人體維生素的缺乏,出現皮膚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皮膚問題。

  如缺乏維生素B2會引起口角炎、嘴唇干燥起皮以及脂溢性皮炎等皮膚表現,可以適當多選擇豆腐、羊肝、大棗、玉米、茄子、海帶、紫菜、牛奶、蘑菇、黃豆、牛肉、雞蛋、小米、帶魚、瘦肉、橘子等食物。

  維生素A可促進上皮的正常形成、生長、分化與維持。當維生素A攝入不足時,可引起上皮基底層增生變厚,細胞分裂加快,皮膚出現毛囊增厚、角化增粗、皮膚干燥等變化。

  因此秋冬季要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的肝髒、海魚、牛奶及奶制品的攝入。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變成維生素A,也可以多攝入蘆柑、橘子、南瓜、胡蘿卜等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

  皮膚的健康與人體維生素E充足與否密切相關,人體缺乏維生素E會引起色斑、皮膚干燥、容易衰老。秋冬季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植物油、硬果(花生、核桃、杏仁等)、植物種子等。也可以把維生素E丸切開,然後把裡面的油狀物質倒進潤膚膏內拌勻,成為自制的維生素E潤膚膏,塗在皮膚上,對於秋冬季潤膚防燥,效果不錯。

春季飲食夏季飲食秋季飲食冬季飲食四季飲食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