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 面條可燃不能判定面條帶毒

面條可燃不能判定面條帶毒

  實驗證明“吃前燒一燒”並不能判斷面條是否合格

  前段時間,媒體關於“面條被添加食用膠增加彈性,濕面條也能燃燒”的報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然而,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在微博上一度被網友演變成“市場上的面條可燃,相當於塑料袋”,吃面恐慌襲來,網友紛紛開始燒面條,面條可燃成為是否有害的“標准”。

  可燃面條真的可怕嗎?昨日,有網站通過抽樣實驗證明,面條能被點燃是面粉的性質決定的,面條能不能燃燒不能用來判斷面條是否合格,“吃前燒一燒”的做法沒有意義,“吃面等於吃塑料袋”更是謠言。

  被不斷放大的“塑料面”

  據媒體報道,“一些經營者在面條中使用化工添加劑,一些糧油店也銷售這些添加劑。不法商販在面條中添加化工產品如食用膠、檸檬黃、蓬灰、復合磷酸鹽等,以增強面條的筋度和彈性,有的加入明礬使面條白亮光潔。”

  然而這樣的報道被轉發到新浪微博後,被一些網友演繹成“塑料面:吃一碗面等於吃進一個塑料袋,把買來的面條點火燒一下,如果能燃燒,且燒後有皮毛燒焦的氣味,說明面條裡添加了化工添加劑,下次您就不要再買那家的面條了。”“你吃這樣一碗面,就等於吃掉一只塑料袋。建議:吃面之前先拿火燒燒看,以免誤食塑料袋。”

  “塑料面”戳中了大家對食品安全的痛,短短一天被網友轉發過萬次。能不能燒著,成為檢驗面條能不能吃的“標准”,可燃面條突然變成了內藏無數有害物的可怕食物。不少網友擔心,以後面條還怎麼吃啊?有網友表示,以後吃面條先燒燒看,“燒燒更健康”!網友立即試了,“能燒著,我媽還買的超市最貴的牌子,以後不敢吃掛面了。”

  面粉制品均能燃燒

  面條可燃,真的是其中的添加劑在作怪?

  網友選取了來自拉面館的面團,以及來自學校食堂的饅頭和米飯作為實驗材料。各種粗細寬窄不同的面條和饅頭、米飯,分別以干燥和濕潤狀態下進行了燃燒。結果,新鮮米飯因含水量相當之大,未能點燃。饅頭越干燥,越易燃。各種形態的面條都能被點燃,但越薄越干越容易點燃。

  看來,能燒的不僅是面條,饅頭也可燃。其實面條能被點燃,是面粉的性質決定的。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蛋白質,這兩種有機物都是可燃的,面粉自然也可燃。面粉廠嚴禁煙火,就是為了防止面粉粉塵爆炸。不止面粉,其他谷類制品也都能燃燒。但實驗並不能判斷這些饅頭和面條中,是否含有添加劑。

  有網友覺得,面條燒後“灰燼很硬”和“發出刺鼻氣味”也是判斷是否含添加劑的有力“證據”。網友指出,面條的余燼若發黑發硬而不是灰色粉末,說明有機物只是碳化了而已,沒有完全燃燒。例如取一根牙簽點燃再吹滅,它將是黑色的;繼續點燃,它才會徹底成為灰燼。此外,蛋白質點燃後都會有“皮毛氣味”。若面條中蛋白質含量高,燃燒後出現皮毛氣味也屬正常。

  實際上蛋白含量越高,面條越有筋道。根據維基百科記錄,制作中式面點多使用的“中筋面粉”蛋白質含量在9.5%-12%。要提高蛋白質含量,可以添加雞蛋和骨湯。不僅如此,添加食用膠也是改善口感的方法之一,其中的食用明膠,又稱動物膠,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面條在點燃後發出刺鼻的氣味。網友認為,點燃的面條出現灰燼發硬、氣味刺鼻等現象,都不足以此判定這些面條的制作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不適合食用。

  其實在23日,網友就曾指出,面條本來就可以燃燒,面條是面粉做的,能燃燒不足為奇。食用膠、檸檬黃、蓬灰、復合磷酸鹽等都是很普遍的食物添加劑,被廣泛使用,不是說這些添加劑對人體完全無害,關鍵在於用量。

  當食品恐慌“戰勝”常識

  需要注意的是,的實驗只是表明“面條燃燒不能用來判斷面條是不是合格”,雖然能點燃的面條也可能存在不合格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不能用能否燃燒來確定。

  正如媒體報道,一些老板確實在面條裡添加了各種添加劑,但這就不是網友實驗技術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監管的問題。網友指出,就怕有些無良商家摻入非常規的添加劑,大家還是盡量去正規商場采購食材,不要去小店買來路不明的。

  在粉碎“塑料面”和“燒面條”的謠言後,不少網友才恍然想起,小時候很多人都燒過面條。網友“李墜墜”認為,因為涉及到食品安全狀況產生的恐慌,讓大家把以前學的化學知識和常識都丟在腦後。網友“潛龍沖九宵”指出,大米、大豆、花生都可以燒,會有這種謠言,是因為食品安全狀況讓人恐懼,企業誠信遭到考驗。有網友戲谑的說,在可燃面條面前,“燈芯糕”和“燃面”都表示“鴨梨”很大。

 
四季飲食飲食常識飲食誤區母嬰食譜食物百科飲食調理保健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