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急救 >> 災害急救 >> 地震災害 >> 地震與災害的“應急與對策”

地震與災害的“應急與對策”

  地震災害是直接危及人類生存的自然災害,長期以來,人類在同地震災害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平時,要樹立“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觀念;制定家庭防震避震預案;高處勿放重物,大家具應放在牆體薄弱處,桌、床下勿放物,床靠近門擺放;應急物品擺放有序,記住水、電、煤氣開關和疏散通道位置;如果處在地震短臨預報地區,應准備食品、藥品、應急用品等。

  大地震出現的場景,凡是沒有經歷過強烈地震的人們是無法想象的:當人們聽到或看見可怕、強烈、怪異的地聲或地光,心理產生巨大恐懼時;當地面強烈運動,有人坐不定又站不穩,居住的房屋劇烈晃動並在瞬間倒塌時;當居室門窗變形,有人急於逃離而難以開啟時,當居住房間的物品紛紛墜落、傾倒並發出巨大聲響時;當地震恰恰發生在黑夜,有人正在醋睡,突然發生斷電斷水,四周陷入一片漆黑時;當空氣污濁,彌漫著大量塵土、煙塵,令人窒息時;當人們身體失控,不能自主行動,跑不動站不穩時;當有人被晃倒,甚至有上拋、失重的感覺時,當你有以上同感時,您會采取怎樣的應急行動?

  1976年唐山7.8級地震時,被埋壓的人數高達57萬。通過自救與互救,脫險人數達到45萬左右,占79%。據對唐山地震中947位幸存者調查,其中,258人采取避震措施,188人獲得成功而安全脫險,成功者占采取避震行為者的72%。

  如果您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能正確面對,還能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就可能幸存。

  一、應急反應

  1、大震預警現象

  地震雖然來勢洶洶,但可能在短暫時間內給人們帶來某些臨震的宏觀現象,稱為大震預警現象。主要有地面初期震動、地聲和地光等。

  1)地面初期振動:人們感到大地在“顫動”;

  2)地聲:持續幾秒到幾分鐘,強烈、怪異,如雷鳴、大炮或機器轟鳴、狂風呼嘯、大樹折斷聲,好似刮風,但樹梢和菜葉都不動;

  3)地光:持續幾秒到幾分鐘,明亮而恐怖,五光十色,呈片狀、帶狀、柱狀、球狀等,亮如白晝;但樹無影。

  大震預警時間一般為十幾秒。地面首先微動(先顫),此時伴有地聲和地光;然後地面大動(後晃);進而房屋倒塌,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2、地震遠近與強弱

  前已敘及,地震時人們感到“先顫”、“後晃”。隨著震中距的加大,“顫”與“晃”的時間差會加長,強度會減弱,在一定范圍以外,人們就感覺不到“顫”,只感到“晃”了。

  因此,地震時您如果感到顫動不明顯,只感到晃動,且比較輕微,說明這個地震離您較遠或剛剛開始,一般有十幾秒“預警時間”,您可選擇合適的避震場所;反之,地震時您如果感到上下顫動,又感到晃動,並且比較劇烈,說明這個地震離您較近或地震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如果顫動和晃動都不太強烈時,說明震級不大。

  3、瞬間抉擇

  (1)室內避震

  室內房屋倒塌以後,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安全地點,被稱為避震空間或“安全島”。例如,炕沿下、床下、桌下,堅固家具附近;內牆牆角;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圖2-10)。

  例如,唐山地震時位於?區、住在4樓的陳元學說,地震那天半夜3:30左右,正准備從廁所出來時發生地震。當時很清醒,用手捂頭下蹲,後來聽到房屋倒塌聲,就隨著房子往下降,降到不到2層樓高時,房頂被甩到一邊,廁所牆也倒,腳底下預制板隨著下沉,自己落在廢墟上蹲著。這棟樓大房間全部倒塌,小房間、廚房、廁所只倒了3,4兩層。全樓幸存者絕大部分躲在小房間。

  注意:不利於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地板;地震時不要乘電梯,一般也不要選擇跳樓這一避震方式。

(2)室外避震

  擬選擇開闊、安全的地方,到至高點。

  注意:應避開高大建築物、煙囪、胡同、架空管道、高壓線、變電器、橋梁、山坡陡崖、危巖滾石、河岸地帶。汽車司機擬在安全地帶剎車,火車司機擬采取緊急制動措施。

  例如,唐山地震時位於xi區,居住平房的孫榮珍說,地霞那天天氣悶熱,半夜起來洗了澡,再躺下睡不著,忽聽到像是刮大風的聲音(地聲),就起來關窗,可是沒風,又見窗外紅亮(地光),以為彈藥庫失火,就往外跑。她跑出去又回來喊丈夫和兒子,這時聽到腳下有聲響,感到地動(地面初期震動),意識到地震。由於門變形打不開,於是四人跳窗而出,剛到院內房子就倒了。

  (3)學校、工作崗位避震

  擬躲在桌下或大設備下;特殊部門應按地震應急預案運作。

  注意:關閉機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閥門、切斷電源。

  (4)公共場所避震

  擬選在排椅下、舞台腳下、課桌下、講台旁、櫃台下(圖2-11)。

  注意:停止一切正常活動;撤離有序,切忌擁擠。

圖2-11在學校、公共場所、室外避震正確方式


水災害火災害地震災害災害急救文章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