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急救 >> 災害急救 >> 災害急救文章 >> 突發地震難以回避 救護知識必須謹記

突發地震難以回避 救護知識必須謹記

核心提示:昨日,土耳其發生了7.2級強烈地震,傷亡達到數百人。面對地震,如果人們掌握一些自身救護方法,不僅能在災害中自救,更加能給即將到來的醫療救援提供最有效的前期治療准備。

  當地時間10月23日13時41分(北京時間18時41分),土耳其東部地區發生裡氏7.2級強烈地震。在視察災區後,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表示,已經有138人在地震中死亡,350人受傷。據估計,傷亡人數將超過1000人。

  面對如此難以抗拒的巨大天災,人們群策群力,投入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力進行救援。面對地震的來襲,人們容易驚惶失措,那麼在災害發生的緊急情況下,如果醫療救援還沒有實現,如人員藥品短缺或供應不足等,此時,如果我們掌握一些自身救護方法,不僅能在災害中自救,更加能給即將到來的醫療救援提供最有效的前期治療准備。

  幾種受傷情況的急救方法:

  1、顱腦損傷

  急救者應清除傷員口腔內的嘔吐物和血塊,頭偏向一側,牽拉出舌頭,以防舌頭後墜和嘔吐物返流到氣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紗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顱內壓升高,細菌也趁機逆行至顱內引起腦膜炎。此時,急救者應用消毒棉花或紗布。

  2、頸髓損傷

  頸後銳痛、活動時疼痛加劇等症,提示傷員頸髓受傷。對這類傷員應倍加小心。急救關鍵是立即用頸托,一時無頸托,可臨時用敷料、硬板紙或塑料板做成頸圈固定其頸部,勿讓頭頸左右前後擺動,謹慎搬運傷員以防截癱。因為地震後很多傷員因為現場搶救時搬運不當造成高位截癱。高位截癱對傷者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將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搬運傷員時一定要用硬質擔架,有條件時應該使用頸托。在條件不具備時可用門板或桌子搬運,切忌扶著傷員走或“1人抬手1人抬腳”的搬運方式,也不應該用軟擔架。

  3、脊椎骨折

  身體被撞擊、擠壓時,由於脊椎過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脫臼或骨折,若搬運不當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內的骨髓損傷,使受損部位以下肢體癱瘓。正確搬運是由3~4人平托傷員至木板上,再用繃帶固定身體。如現場只有一個急救者,應跑到傷員的後面,兩手穿過傷員腋下,扶住傷員上半身,並將傷員的頭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或用一布條繞胸穿過兩腋下,然後慢慢地將傷員向後拖拽,並將其仰臥在木板上固定。

  4、胸腹部損傷

  胸部受到擠壓、碰撞時易發生肋骨骨折。此時不要過多挪動胸部和用手觸摸。如肋骨骨折者,應用無菌敷料包住傷口,並用繃帶裹緊胸部,限制肋骨活動;若肋骨骨折而形成開放性氣胸,可在胸部損傷處聞及隨呼吸發出的吮吸聲,此時應立即進行胸部損傷處密閉包扎,以防空氣進入胸腔造成肺髒壓縮。對於腹部開放性損傷造成內髒脫出的患者切忌立即還納。

  5、銳器插入體內

  切勿拔出因銳器如刀插入體內後,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經和肌肉。而這時,銳器正好嵌在創口內,起到了臨時“止血”作用。如將銳器拔掉,則創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導致出血性休克;同時,細菌也會趁機進入創口而會引起感染。正確的處理是先將兩塊棉墊安置於銳器兩側,盡量使銳器不能搖動。然後可用繃帶繞肢體將棉墊包扎固定。這樣在運輸病人時,不會使銳器脫落出傷口。

  6、嚴重擠壓傷

  地震後,若傷員被埋在廢墟中時間較長,其大腿、臀部等肌肉豐滿的地方容易發生擠壓傷,表現為肌肉缺血壞死、肢體腫脹,甚至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致命。對於這類傷員,應該立即解除其壓迫,患肢不應抬高,應該避免患者活動,即使是能夠行走的患者也應該限制其活動。對患處肌肉切勿在患處按摩、熱敷、結扎,以免局部產生的肌紅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腎功能衰竭。也禁用加壓包扎,以避免加重肢體的缺氧。可以給患者飲用少量鹼性液體。傷員被重物擠壓引起肢體腫脹或青紫時,正確的做法是在患處用冷毛巾或冰塊濕敷降溫,盡量減少其吸收。

  7、四肢骨折

  立即用夾板,如無夾板,可木棍或樹枝等臨時固定骨折處,注意其長度要超過骨折部位上下二關節距離。

  隨著急救自救醫療知識的普及,很多老百姓對於災害自救會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這裡還要提示廣大網友,在以往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存在著認識及操作誤區,在地震災害自救時應嚴格避免。

  常見的救護誤區:

  1、頭部外傷(顱腦損傷)出現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地震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有建築物坍塌引起人體機械性外力傷害、掩埋窒息性損傷、震後水電火氣等引起的次生傷害三個方面。震中由於打、砸、彈擊、撞、撕拉、震動、擠壓、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顱腦損傷,顱骨骨折經耳朵和鼻子流出腦脊液,此時不少人習慣性的做法是仰起頭或堵住。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導致顱內壓升高,加重顱內損傷,並且回流液體也容易導致嚴重的顱內感染。

  2、胸部有銳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築物坍塌很容易導致銳利的器物刺入人體胸部,此時,很多傷者習慣性的動作是順手將銳器拔出。要注意,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原因有兩點:首先,在沒有救護措施時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氣在拔出銳器的瞬間很容易進入負壓胸膜腔,造成氣胸,引發縱隔擺動,擠壓心髒而停跳。正確的做法先用手穩固住插入物,也可簡單用布條(緊急情況時可用衣服等代替)輕輕束縛住銳器刺入部位,避免劇烈活動,等待或尋求救援。

  3、腸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體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傷,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腸子脫出。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下意識動作是用手托住脫出的腸子往肚腔裡塞,這也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原因有三點:1、脫出腸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沒有醫療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腸子時,容易使腸子扭塞,導致機械性腸梗阻;3、脫落出的腸子很可能已經被刺破,回塞容易導致一些糞便等髒物透過腸壁溢出,導致嚴重腹膜炎。

  4、近肢端動脈出血綁扎點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腳的踝部)動脈出血,在綁扎時,要注意不能在出血點就近部位縛扎,應選擇過膝、過肘的綁扎點。因為相應大血管穿行於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間,不利於止血且易傷及相關神經(桡神經)。

  5、皮膚破損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間有種說法,對於皮膚破損出血的情況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泥土中含有一種厭氧菌——破傷風桿菌,用這種方法不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還很容易導致破傷風,重者致命。

  6、骨折後(被砸後)肢體切忌“輕舉妄動”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況,首先要考慮骨折的可能性。那麼在自救的過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動,防止骨折斷端受到二次傷害,加重血管和神經的嚴重損傷。可因地制宜,找兩個小木棍之類的東西越過關節夾住骨折部位,再用繩或布條纏繞,以遠端指趾不麻木為宜,就會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7、遇有害氣體洩漏切忌順風躲避

  地震中各項設施損壞,有害氣體洩漏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多災民遇到這種情況時都十分慌亂,只顧逃跑躲避忽略風向。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著人群順風而跑。要注意,此時逆風而上是最正確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氣體順風而下,致人體受到的傷害。

  8、自救時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時如果被困無法逃脫,大家都知道通過呼救引起救援人員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於驚慌,在被困時聲嘶力竭地哭泣,拼盡全身力氣呼喊自己的親人,要注意這樣盲目的持續大喊大叫,會過多地消耗體力,導致肌體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時應抓住時機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邊的金屬物進行敲擊,或采用發光的亮片(如玻璃、鏡子等),通過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員注意,如有收音機可開大音響等多種呼救方式,從而達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9、頸椎損傷忌抬颌後仰

  地震中被長時間掩埋的傷員獲救時,常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喜歡後仰一下頭、深呼一口氣,好像這樣才能把胸中的廢氣排除干淨,但往往此時意外就發生了。由於地震坍塌、高處墜落等因素,頸椎最易受到損傷,在長時間不動的情況下突然後仰過深(這種後仰動作在急救醫學上稱為“鼻颌位”),容易導致頸髓橫斷,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用雙手扶住頸部,兩側相對制動,最大限度避免頸髓橫斷致命性二次損傷。

  10、被困時呼吸忌快而淺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20次,在遇到地震等險情災難降臨時,人們處於驚慌失措或過度恐懼的狀態時,呼吸容易急速,換氣頻率加快。但快而淺的呼吸容易使二氧化碳的呼出過多,而人體呼吸機氧供不充分,引起呼吸鹼中毒,使氧解離曲線左移,組織釋放氧受阻,致機體缺氧更進一步惡化;由此而導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並發症的發生。故自救時應控制情緒、保持鎮靜,宜采用慢而緩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況。

  地震的發生不可避免,也不受人們控制,尤其是強烈的地震,難免有傷亡。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就是我們在面對災難時候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強大武器。

水災害火災害地震災害災害急救文章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