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老人心理 >>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與心理保健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與心理保健

  老年人的機體在結構與生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引發許多心理問題,嚴重的影響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面對復雜的心理狀態,理清思路,找准原因,組織協調社會各部門,制定出一套適合社區老年人心理保健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社區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1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1.1 生理因素 生理功能衰退涉及全身細胞、組織和器官,出現皮膚松弛、毛發稀疏變色、視力減退,動作減慢,手腳抖動等現象,使人產生“人老珠黃”的老朽感。老年人情緒不穩,易興奮愛唠叨,辦事固執刻板,還有的由於以自我為中心,影響人際關系。

  1.2 疾病因素  1.2.1 對疾病本身的心理反應 老年人常常患有一種或多種疾病,他們表現為精神緊張,懼怕因病影響子女的工作和學習,對於慢性病人有的擔心“久病床前無孝子”又怕支付高額醫藥費用,增加經濟負擔,影響生活質量。特別是腫瘤病人和患過心肌梗死的病人,常有消沉痛苦不安、抑郁或怕死的情況。老年人對醫院的各種輔助檢查產生恐懼不安。

  因病住院改變了生活習慣易產生被隔離的感覺。對於需要別人護理的病人心理挫折比軀體障礙更加嚴重,無價值感、老朽感油然而生,對於能自理生活和給人幫助的人一旦患病,自身價值嚴重受挫。表現煩躁不安或厭世心理。

  1.2.2 用藥的心理反應 老年人用藥心理較為復雜,大病去醫院小病到藥店和憑感覺吃藥的現象較為普遍,對小單位和年輕醫生開出的藥物不放心,盲目崇拜進口藥,面對鋪天蓋地的醫藥廣告表現為束手無策,輕信小偏方、小廣告,對保健品與藥品分辨不清,對藥物的包裝、價格較為關注,對服藥方法、劑量、療程不太在意,容易接受暗示療法,或上當受騙。

  1.3 家庭因素 現實生活中三世、四世同堂的家庭關系比例不小,所以家庭結構、成員關系,老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對心理影響較大。

  1.3.1 婚姻關系 許多老人認為婚姻關系質量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夫妻恩愛是老人心情愉悅的重要條件,因而喪偶是重大的精神刺激,常表現為抑郁失眠,對生活興趣降低,有的出現內疚。

  認為本來能夠干些什麼事情可以防止配偶死亡,從而悲觀失望。老人再婚是較為復雜的事情,多數希望再婚,盼望身邊有人交往,能為對方做事而感到生存價值,有的老人再婚得不到子女支持,有的為經濟問題、對方性格、愛好影響生活質量,再婚後離婚率較高。

  1.3.2 家庭關系 絕大多數老人與子女關系良好,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最多的是婆媳關系,這與文化修養、經濟條件、飲食習慣、子女的教育方式有關。受傳統觀念影響,祖孫關系有特殊的位置,第三代使老人生活豐富、充實,但對第三代緊跟時代、衣食住行、娛樂方式看不慣,造成關系不協調。另外老年喪子、經濟困窘、通貨膨脹等會造成老人心理障礙,

  1.3.3 孤獨因素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因此老年夫婦不可能手拉手同時離開人世,總會有人先行一步,於是孤身老人比例越來越高,由於夫妻長期共同生活產生的心裡平衡一旦傾斜,極大地影響孤身老人的情緒和免疫功能,所以孤獨郁悶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大敵。

  1.4 社會因素  1.4.1 離退休綜合征 離退休是社會進行新陳代謝的一種必然現象,是順乎客觀規律的[引。但不少人離退休後抑郁傷感引發多種病症,其原因一是工作生活規律性破壞,社會圈縮小,某種願望或打算落空的遺憾而產生失落感;二是空閒時追憶過去美好時光,產生心情壓抑,性格孤僻的回憶心理:三是遠離熟悉的工作環境和面孔,產生憂郁孤獨的復雜心理。

  1.4.2 生活事件的改變 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和老人的親朋好友相繼患病、死亡。嚴重影響老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死亡離己不遠,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結果一樣,悲觀失望,因而過多地考慮個人的得失,還有部分老人為子女就業、婚姻、經商、交友過分擔憂,表現為煩躁易怒、心理失衡。

  2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我國是一個具有尊老愛老光榮傳統的文明國家,優越的社會制度為老人提供了適合生活和發揮作用的社會條件,深入探討老年人心理,探索長壽之路,共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使老人安度晚年,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2.1 加強團結協作 社區衛生工作的開展,取決於社區群眾的密切配合,取決於各部門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參與,為老年人提供健身娛樂的場所和器材:組織老年人開展琴、棋、書、畫等有益於老人健康的活動:定期組織老人到先進的企事業單位、養老敬老單位參觀學習,開擴視野,共享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

  2.2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 大量的研究成果證明,有許多疾病的患者不是死於細菌、病毒或理化因素,而是死於有害的心理和無知,因此應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健康教育,使老人自覺地改變不良的行為和影響健康的相關因素,提高生活質量。

  2.3 落實制度,突出重點 社區衛生服務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解決社區衛生問題、滿足衛生需求為目的,只有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制度,全面了解社區老人的數量、健康狀況、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詳細制定每位老人的食療、體療、藥療的具體方案,並指定專門的醫務人員負責實施,定期組織考核驗收,才能發揮其重要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2.4 履行職責,一專多能 社區衛生服務與醫院服務相比有明顯不同,它更強調以群體健康為中心,以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為主要任務,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具備應用多學科知識和處理健康問題的能力,爭取既是本專業精英,又是健康教育、醫療康復、婦幼保健、常見病防治的多面手,更好地為每一位居民提供一線的、最基本的預防和醫療保健服務。

  2.5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與藥物、手術、物理方法同等重要的基本醫療技術,是從事任何一種臨床醫療服務工作的人都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運用的基本技能。

  對於那些不能耐受藥物的老年人或者處於明顯應激狀態、人際關系不良或社會支持程度較差的實施心理干預手段,並根據不同層次,不同方法而定,支持療法、松弛療法、生物反饋療法、家庭療法等心理治療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療手段。

  3 討論  隨著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從過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變為現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平均壽命逐漸延長,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性的變化趨勢,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老年人已達總人口數量的11%,近1.5億,這標志著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個人、家庭及子孫後代而且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家應更好地關注老年人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問題,為老年人創造更好的休養條件和生活環境,使他們能夠更長久地歡度自己的幸福晚年。

 
養生保健健康飲食老人心理老人疾病老人用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