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養生保健 >> 保健常識 >> 糖尿病足小傷也可致截肢

糖尿病足小傷也可致截肢

  糖尿病人的下肢哪怕出現一個很小的傷口也不能忽視,絕不能貼個止血貼了事,以免釀成截肢的嚴重後果

  隨著人口的不斷老齡化,下肢靜脈性潰瘍和褥瘡的發病率不斷地攀升,美國患者每年超過90萬人,英國每年超過50萬人,瑞士全國人口的1%需要接受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而中國這類病人也不在少數。據統計,約1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足部潰瘍,他們的截肢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臨床上70%的截肢手術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條腿。因此,美國每個州都設有專門處理這種難愈傷口的診所,但這類患者在國內仍常常處於求醫無門的困境。

  近日,醫院創面與疤痕治療中心正式啟用。專家指出,糖尿病人的下肢哪怕出現一個很小的傷口也不能忽視,絕不能貼個止血貼了事,以免釀成截肢的嚴重後果。

  潰瘍爛到骨頭要截肢

  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黃峻介紹,糖尿病人體內葡萄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可導致血管病變,包括大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閉塞,以及毛細血管微循環障礙,導致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變差,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者。他們在早期會感到腳下像踩著棉花,有時會走路一瘸一拐,走不多遠就疲勞抽筋,或者腳上感到瘙癢、麻痺,或者針刺、火燒般疼痛。糖尿病足進一步發展會使振動覺、痛覺、溫度覺喪失,因此老年患者容易腳步浮浮,稍有不慎就會碰傷、擦傷,冬天用暖水袋取暖也很容易燙傷。一旦患者發生皮膚破損,其體內的血糖水平過高導致傷口修復能力很差,容易發生感染、潰瘍和流膿,一直爛到骨頭就需要截肢。造成類似難治性傷口的除了糖尿病外,還有慢性放射性潰瘍、褥瘡等。

  黃峻介紹,這些手部或足部的傷口經久不愈讓患者每日飽受困擾,傷口感染時會發燒,加上疼痛就更苦不堪言,而一旦發展到截肢,更令生活質量大幅下降,死亡率大幅上升。有的人截肢後留下的殘端繼續出現新的傷口,爛下去還要再截一段。

  廣州一名7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最開始發現一只腳的母趾傷了一個口子,由於得不到系統的治療,最後整個腳掌發生干性壞死,醫生不得不將這只恐怖的“死人腳”剁掉——這種情況一定要截肢嗎?黃峻回答說:“留下病變壞死的肢體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毒素,毒害體內其他內髒器官,患者很可能發生敗血症而死亡。”

  沐足修腳需慎之又慎

  黃峻認為,以目前的醫學水平,糖尿病造成的微小血管病變尚難以逆轉,即使做造影等檢查也很難發現,血糖長期過高的患者對難愈性傷口可謂防不勝防,只能盡量穿寬松柔軟的鞋,在行走、取暖時加倍小心,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小的傷口,在容易受傷的部位纏上保護貼以及塗抹潤滑劑預防皮膚干裂等。他特別指出,溫水沐足、泡腳對改善局部微循環有一定的作用,但用腐蝕性、刺激性的藥物泡腳會增加受傷的機會。大街上常見的修腳足療服務就更不適宜了,因為很多足部護理操作不當會造成傷口。

  難愈傷口需挖皮補皮

  糖尿病人的手腳一旦出現傷口,哪怕只是小小的擦傷,黃峻都建議不能單純貼一個止血貼了事,更不能浸泡傷口,而需立刻到專業的創面治療診所進行專業處理,立即進行清創,用各種干濕不同的敷料,對嚴重傷口進行負壓引流,再進行創面修復,結合高壓氧治療和抗感染治療,嚴重時還需要手術修復,包括血管的介入治療或重建、皮膚的移植等,修復不了的甚至需要及時截肢。因為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能力差,有時單純植皮難以成功,只能從身體其他部位取下一塊帶著血管的組織(“皮瓣”)移植到傷口上,然後再通過其他方式修復被挖的部分。在治療傷口創面的同時,患者還需到內分泌專科控制血糖水平。

保健常識心理保健養生之道老人健身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