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日常疾病 >> 感冒 >> 臨床症狀 >> 熱傷風不等於感冒

熱傷風不等於感冒

  熱傷風,中醫又稱為暑濕感冒,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是有區別的。  進入暑期,連續的高溫不下,又一個“桑拿天”即將來臨。記者了解到,因為熱傷風前來就診的病人不斷攀升。專家提醒讀:夏日炎炎,由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能,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所以出汗量會增加,這時人們往往會開著空調、風扇入睡、用涼水沖浴、驟然進入溫度很低的房間,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患上“熱傷風”。

  熱傷風和感冒的區別

  熱傷風,中醫又稱為暑濕感冒,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是有區別的。風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風寒之邪,風熱感冒是感受了風熱之邪,春天發病者較多。暑濕感冒的特點就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濕”產生的症狀一個就是悶熱的感覺,另外如果發燒伴有頭疼,病人就會感覺昏昏沉沉,中醫術語稱之為“頭重如裹”,意思是感覺頭很重,就像是裹著一個重物似的。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貪涼,比如吹空調、電扇等,感受了風寒之邪。

  從症狀上來說,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的症狀都有鼻塞、流涕、發燒。區別在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多發生在春秋冬季,主要症狀是發熱輕、惡寒重。暑濕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熱傷風。熱傷風的發熱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區別的,主要症狀是發熱重、惡寒輕,一般病人沒有寒冷的感覺,只是發熱,出汗多但並不退熱。因此,如果夏天的熱傷風還像冬天感冒一樣吃退燒藥效果就會不好,而且還有一定副作用。

  熱傷風不具傳染性

  流行性感冒具有傳染性,而熱傷風不是流行性感冒,沒有傳染性。但是熱傷風可以誘發一些疾病的發作,比如慢性氣管炎、哮喘等。

  哪些人容易得熱傷風

  每個人的體質是有區別的,熱傷風多發群體一般是中青年、老年人、兒童。應該說中青年的抵抗力是很強的,但是實際上很多中青年人的生活缺乏規律性,包括飲食不節、沒有規律,這樣就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老年人本身免疫力就比較低,兒童的各髒器都還沒有發育完全,以上三個人群都有其自身的特點。

  什麼情況下會導致熱傷風

  劇烈運動後暴食冷飲、洗冷水澡將會導致熱傷風;空調溫度開得太低,室內外溫差過大,將會導致熱傷風;晚上睡覺貪涼甚至露宿戶外也將會導致熱傷風。

  有哪些熱傷風家庭常備藥物

  針對不同症狀,家庭可常備以下藥物。

  症狀:頭痛流涕、惡心、食欲差,可服用藿香正氣丸、參苓白術丸,此類藥物功效:清暑、健脾、和胃;

  症狀:咽痛、發熱,可服用雙黃連、熱炎寧,此類藥物功效:退熱、止痛;

  症狀:咳嗽、咳痰,可服用清肺抑火化痰丸、清肺丸、止咳化痰定喘丸,此類藥物功效:止咳、化痰、養肺。

  怎麼預防熱傷風

  首先要在精神上調養,克制自己不良的心態,工作要有度。第二就是起居要有度,夏季可以晚睡早起,中午盡量少出門,對於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中午最好有午睡。第三就是要從飲食上進行調養,多吃清淡的,多吃西瓜、綠豆湯等。小孩和老人不要過食寒涼的食物。

  堅持做到以上幾點,多數人都會順利地度過“桑拿天”,不讓熱傷風靠近。

  五招預防熱傷風

  1、劇烈運動後不要吃過多的冷飲、不能洗冷水澡;

  2、晚上睡覺不能貪涼;

  3、空調溫度不宜開得太低,讓室內外溫差過大,白天空調的溫度應控制在24攝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攝氏度並伴有除濕狀態,尤其晚上睡覺時不要直接吹風扇及空調風;

  4、每天要多喝水,飯菜要清淡,且用綠豆、冰糖、菊花茶、西瓜制作的清涼飲料來替代含糖量過高的飲料;

  5、藿香正氣系列是夏季預防熱傷風的首選,此外,十滴水、清涼油、風油精也可起到清風熱的作用。

  防治熱傷風的方法:

  1.清暑祛濕茶:鮮扁豆花、鮮荷葉、鮮玫瑰花各20克。先將荷葉切成細絲,與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內,加水500毫升,煎成濃汁,加適量冰糖,代茶飲用。

  2.藿香葉粥:鮮藿香葉20克,煎湯加白糖,每天服3至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適量服用。

  3.西瓜汁:將西瓜去子取瓤,紗布絞汁,代茶頻服。

  4.冰糖西瓜翠:黑木耳10克,西瓜翠衣50克,冰糖20克,橘瓣數個,櫻桃數個。將冰糖打碎與洗淨泡脹之黑木耳放入碗內,置籠上蒸5分鐘,待取出冷卻後加入西瓜翠衣、橘瓣、櫻桃,攪拌均勻後放入冰箱,備服。

  5.三花湯:白菊花15克,金銀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三味放搪瓷容器內,加水煎湯代茶飲之。

  6.三汁飲:檸檬汁、葡萄汁、鮮橘汁。三汁等量,加溫開水等量,放涼飲用。

  7.綠豆稀粥:綠豆20克,粳米30克。先將綠豆煮沸,待稍軟後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為度,加適量冰糖食用。

預防保健治療用藥臨床症狀感冒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