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人群心理 >> 青少年心理 >> 用心理書籍來幫助自身成長

用心理書籍來幫助自身成長

  現象:心理類書籍銷售持續上升

  如果你經常逛書店,你會發現書店裡心理保健類的圖書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報刊亭銷售的心理保健類雜志也越來越多。在大上海城的書店,銷售人員很含蓄地告訴記者:“好不好賣,你從書的數量上就可以看出來。”

  “像心理醫生、心理學等心理保健類書籍,我們書店有很多,銷路也不錯。”某書店的店員說,“像《心靈成長》這類的雜志賣得也很好。”

  在該店,記者發現心理類書籍真不少,既有散文化的,也有生活類的,還有專業的,甚至心理類的小說也頗受讀者青睐。

  記者在鄭州購書中心看到很多心理類書籍,如《給大腦洗個澡》、《給心靈放個假》、《心態決定健康》、《幸福女人要讀的心理學》、《補身不如補心》等。

  “心理類書籍銷售很不錯,各個樓層都有,純粹的心理學專業書放在三樓,有關青少年心理類的書放在四樓,一樓放的是心理保健類書籍,我們是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擺放的。”鄭州購書中心張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心理類書籍需求量很大,目前我們中心有一千來種。”

  解讀:尋找人生助手幫助自己成長

  鄭州福斯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詢師彭熠也經常逛書店。“這幾年,心理類書籍種類很多,這與人們的需求有關。”彭熠說,“這也說明人們在得到物質滿足後,越來越注重心理需求。這與國家給心理學的科學定位也是分不開的。”“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我們面對挫折、逆境時,不一定非找心理醫師,可以通過書籍進行自我調節。”彭熠說。在壓力無處不在的社會,只有懂得如何釋放自身所受的壓力,才能活得開心,這便是心理類圖書大量出版的意義。如今心理類圖書的內容早已不是兩三年前空泛的“說教”,而轉向細致、專業、人性和深入。心理類圖書的走紅說明人們在面臨挫折時,需要有人為其指點迷津。“有種現象值得我們注意,現在心理類書籍太雜太亂,不很規范,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書籍,如心理測試、算命、星座類。”彭熠說,“書籍對人應該起正確的引導作用,如果選擇一些不科學嚴謹的圖書,只會適得其反,甚至受到比較偏激的引導,因此在選書時要鑒別。”

  建議:給孩子行李箱中添本心理書

  今年,許多90後的孩子離開家長開始大學生活,面臨著社交、戀愛等多重考驗。彭熠提醒,近年來大學生的自殺率也在上升,家長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在保障孩子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據鄭州購書中心張經理介紹,在心理類書籍中,銷售比較好的還是大眾心理保健類書籍和青少年心理學。“90後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離開父母異地求學,肯定會面對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都要靠自己解決,提前閱讀些心理類的書籍,可以很好地預防大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遇到問題時自己也能解決。”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孔德容說,“一些家長還專門讓孩子在上大學前來醫院進行心理輔導,當然,也可以給孩子買些心理書籍。”“在咨詢中我們發現,大一的學生主要有如何適應新環境的問題,家長可有意在這方面給孩子准備些心理類書籍,同時也應該經常通過電話與孩子聯系,孩子如果遇到難題還可以讓他到大學的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彭熠建議。

男性心理女性心理兒童心理青少年心理老人心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