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人群心理 >> 青少年心理 >> 關於青少年法律意識培養的幾點思考

關於青少年法律意識培養的幾點思考

    近幾年來,問題青少年的增多,特別是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公檢法司提供的數據和大量案例資料分析,青少年犯罪大多出於法律認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今天,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顯得十分近切和重要。提高青少年的法律認知水平,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應從以下幾方面優化環境,開展教育。

    一、充分發揮學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創造良好的校園法制環境。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陣地,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學校堅持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經問卷調查情況顯示,大多數青少年獲得法律知識的主要來源和途徑是學校,如在初二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就涉及了《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民法通則》、《刑法》等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學校要加強法制教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標語、板報、校刊專欄、校園廣播、主題班會、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竟賽、編著通俗的法律教材、辦法制手抄報、開設法制診所、組織社會法制調查等方式,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強化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此同時,學校在進行法制教育的過程中,應切合青少年實際,制定方案,確立學校法制教育的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並逐一落實。對於不同層次的法律知識內容,應貫穿於不同的學齡階段,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使青少年學生在學校接受全面系統的法制教育,達到預期的法制教育目標。

    二、舉辦家長法制學校,提高家長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環境。青少年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家中渡過的。作為家長,除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外,還應對子女進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如告訴他們“打人犯法,殺人償命”,“小來偷針,大來賊精”等等,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正義的種子。鍬德羅曾經說過:“自己沒有的東西,難以借給別人,道德也是如此。”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自然也不例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每一個微小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不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或者家長自己就是法盲,那麼在這樣的家庭法制環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識很難增強,其家庭教育有時可能產生負效應。我們在2001年3月,對湖南省安化縣東坪中學2191名學生、529名家長和134名教師進行了關於青少年法律意識培養的問卷調查,從統計分析的情況看,與上述內容完全吻合。因此,家長法律素質的高低對子女的法律意識培養至關重要。為了提高家長法律素質,應開辦家長法制學校,以發放法律通俗讀本、觀看“今日說法”專題節目、開展家庭法律知識竟賽、評定法律星級家庭等等,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法制環境。

    三、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形成良好的社會法制環境。朱熹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或多或少地從社會中吸取法律知識的營養。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和司法機關等部門要齊抓共管,積極主動地開展系統有序的法制宣傳教育。如懸掛大型法制橫幅,設置永久性法制宣傳牌,張貼法制標語,開設法制宣傳窗,主辦法制圖文展,召開法制教育大會,組織法制宣傳游行,進行法制文藝演出,播放法制電視專題片,黨報黨刊設置法制專欄,定期開辦法律培訓班,舉行法制演講比賽、見義勇為表彰報告會,建設和評選法制文明社區等等。相應加大對社會環境的整頓和治理力度,把社會大環境真正建成為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陣地。

    21世紀是法制化的時代,整個世界的運轉都要靠法律去規范。早在1986年,鄧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江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依法治國”,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每個社會成員都必須依法辦事。青少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質的重大舉措,是關系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頭等大事。

男性心理女性心理兒童心理青少年心理老人心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