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蝸居反映新都市人真實狀況 求生存先調心態

蝸居反映新都市人真實狀況 求生存先調心態

  專家支持:孫嘉儀 知音心理咨詢中心 咨詢師

  廖麗娟 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心理咨詢師考評員 南湖職校心理高級教師

  一部電視劇《蝸居》延伸出了無數的話題。雖然劇中並沒有直指哪個城市,但是不少在大城市奮斗的“新都市人”,卻感覺電視劇裡的故事,很多就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從這些故事中,我們看到這個群體內心掙扎的自卑、無奈,而心理專家則以劇中人物為例,剖析了新都市人可能遇到的內心困擾,並給出了建議。

  事件回放

  《蝸居》在北京影視頻道播出時創下北京地區平均8%的超高收視率,主人公郭海萍在劇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話:“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度二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費三百四、手機電話費二百五,還有每期水電費二百,也就是說,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開始,我每天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生活在這個大城市的成本。”這段形象的描述,引發了很多人共鳴。業內人士認為:“《蝸居》講的是外鄉人在大城市求生的故事,觀眾看到的不是海萍、海藻,而是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朋友被搬上了熒屏,所以《蝸居》才會在各大論壇引發大討論。”

  關鍵詞

  海萍 內心自卑需要房子證明自己

  《蝸居》中的海萍算得上是“奮斗”派的代表人物。選擇來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發展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對自己充滿信心、充滿朝氣和活力的。不過,要在新的城市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與位置,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體驗更多的孤獨與艱辛。在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獲取自己想要的成功之前,他們中的不少人,需要先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自卑心理,是很多新都市人需要克服的障礙。孫嘉儀分析說,海萍那種不擇手段的奮斗方式,極力要買房的心態,反映出了她內心極度的自卑感。在她看來,只有擁有了房子才算真正被這個城市接納了。“而且她要買的房不是一般過得去的那種,還是萬般挑剔的,看得出,她有極其強烈的攀比心理。”

  因為自卑,所以貪小便宜,從最初理所當然地用掉海藻結婚的錢,到後來把妹妹推出去做二奶只為了自己的房子……是電視劇《蝸居》中虛構的人物海萍的內心寫照。而現實生活中,卻的確有人因為自卑,所以沒有安全感,於是誇大一切可能存在的困難,並把已經到手的一切抓得緊緊。

  在平時的咨詢中,曾有新上海人向孫嘉儀講述在上海的艱辛。當被問及:“假如在上海那麼辛苦,你願意回去嗎?”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孫嘉儀說:“我試圖暗示他,其實中國還有很多生活節奏沒那麼快,比較惬意輕松的城市。不過他還是選擇上海。他的理由是上海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可以學到更多東西,信息技術發達。此外,上海的公共服務部門辦事效率高,官僚氣息比較少,在很多細節上都讓人覺得很舒心。”

  留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工作生活,新上海人們有著自己的掙扎。孫嘉儀提醒說:“在上海生活是需要努力奮斗的,機會只給有准備的人,但是也不能太過。不要只想實現個人的目的而忽略身邊人的需要。為了明天而不顧今天是非常不理性的。”

  關鍵詞

  海藻 習慣了依賴永遠需要避風港

  《蝸居》中的海藻是與姐姐海萍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典型。電視劇中的情節是,海藻的媽媽意外懷孕才有了她,原本打算打掉,但是海萍堅持要媽媽留下肚子裡的孩子。這才有了海藻。在家裡不受父母重視的海藻,從小就很懦弱,在姐姐的庇護傘下成長。為了和姐姐一起圓夢,她考大學時考到了姐姐所在的城市,畢業後留了下來,過著有點憋屈的生活。為了姐姐的房子,她和宋思明走到了一起。之後,海藻也住進了宋思明為她安排的房子,過上了看似安逸的生活。

  在我們的城市中,有很多像海藻這樣,去到姐姐所在的城市,在姐姐照應下謀求自己的發展的人。這部分新上海人中的確存在著海藻這樣依賴型人格的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他們內心裡更需要一個“避風港”。

  孫嘉儀分析說,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個自小就不被自己父母重視和尊重的孩子,內心深處是沒有自我的。《蝸居》中的海藻就是這樣一個不懂自尊自愛的女孩。她小時候依賴姐姐海萍,後來依賴情人宋思明。“但凡你在經濟上、精神上、心理上對他有所依賴,你就無法對於他是否適合你作出客觀評價。對一份感情是否值得托付,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你先實現個人獨立,財務自由,生活自理。”

  關鍵詞

  房子 小空間裡的上海人並不排外

  有人說一部《蝸居》說的都是房子的事。而房子也是上海等大都市裡最熱門的話題。寸土寸金的上海,人們對房子更是有著一份特別的情結。對於這種情結,廖麗娟分析說:“上海人,中國人,或者說亞洲人,就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比較起來,相對更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子。這樣才有一種歸屬感、安全感。房子似乎就是一個人的生存空間和質量的代名詞。房子大,生活的空間就大,質量就更高。房子小,空間小,質量就低。如果沒有房子,就有很強的漂泊感,也就有了生存的焦慮和危機感。”

  有人說,上海人的居住空間狹小,因此使得上海人多了點狹隘,不過,自稱是新上海人的廖麗娟卻有不同的看法。她分析說,上海人以前的房子小,用公共的廚房和衛生間,本該隱私的空間變成了公共空間,隱私的概念擴大,所以才會穿著睡衣出入公共場合。隱私的概念被模糊,公共的概念也被模糊。與這個相對的,比較積極的狀態是,上海人更懂得維護自身的人際心理距離。在與上海人交往中,能感受到上海人更謹慎、更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間。朋友之間交往,較少引入到家庭中,泾渭分明。談論的話題,較少涉及個人隱私。“因為空間狹小,反而使得這個文化下面的人的內心有更強的接納性。所以我一直覺得上海的文化是保守和開放的矛盾結合狀態。”

  有一些新上海人發展不太順利,會抱怨上海人排外,上海文化排外。對此,孫嘉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到一個陌生的群體中去,自然會產生疏離感,這種疏離並不是人家在排斥你,而是自己還不能很快融入而已。人家說著地道的方言聊著最感興趣的話題,你在一旁聽不明白也插不進嘴,那種滋味的確是不好受的。”

  孫嘉儀建議說,既然選擇到一個城市求生存尋發展,就需要有足夠的心理准備,給自己一個長一點的適應期,抱著樂觀、積極、開放的心態去跟周圍每一個人接觸。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