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人的“心理陰暗面”是如何形成的?

人的“心理陰暗面”是如何形成的?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心理陰暗面,並且不會消失。“陰暗面”在人格中存在的歷史,恐怕會像人類進化史那麼長——當地球上誕生了人類,它便如影隨形。個體的“陰影”是如何形成的?在現代心理學科中,不同學派有各自不同的解釋,但面對心靈宇宙的浩瀚,學科理論的確難以完整地闡述那個“黑暗部分”的全貌與真相。以下文中著重從身、心、靈這三個層面來做闡釋:我們的陰暗面是如何長成的?

  身——遺傳、基因、激素水平

  身體是指生物學上的因素。當一個人類個體從受精卵分裂開始,便形成了賴以活著的,最根本的生命基礎——從父母基因序列裡繼承下來的因素,決定了我們最初的生物能量。

  在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中,母親身體的激素水平和身心狀態,會影響到胎兒的大腦發育、腺體功能以及激素水平,這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出生後的性格基礎。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美國的心理學機構在對監獄中重大刑事犯罪的犯人們進行實驗,結果表明:這些人的雄性激素水平普遍高於常人。他們甚至發現,有些變態殺人狂的腦部結構有明顯的缺陷,以至於他們的羞恥感和情緒控制能力都大大低於正常人,其中一些人是心理干預都無法生效的個案,那種“陰影”的能量將伴隨其一生,只能靠藥物控制。

  心——母親、關系、養育環境

  眾所周知,母親對於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形成有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母親都需要工作,所以這裡的“母親”也指代父親、祖父母、保姆等真正去照顧嬰兒的人。由於成年人已形成自身的“陰暗面”,理想化的“足夠好的”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極其罕見(甚至不存在),嬰兒難免不受影響。

  嬰兒從出生到6個月,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沒有記憶,不能區分你我,對外界的認知極其有限。所以TA對於媽媽的需要很直接,就是“乳汁”(象征著愛),她需要完全地被呵護。當在養育過程中沒有得到適當的回應時,TA就開始恨媽媽(極其的、完全的憤怒)。這時期若沒有順利度過,TA會在無意識中產生一些偏執(極端)的、黑白分明、善妒、強烈攻擊等陰影。

  嬰兒生長到6個月之後,記憶力越來越好,TA的小腦袋瓜慢慢地開始了解“媽媽跟我好像不是一回事”“快樂不是我、我也不是痛苦”。這時當TA遇到一些欲望不被滿足,開始慢慢學會控制,並為想要“毀掉媽媽”的攻擊欲望而感到內疚和焦慮。這時期,若母親無法很好的幫助孩子平安度過,那之後TA的無意識中可能會出現抑郁的、無力的、逃避的、自我否定的、貪婪的等陰影。

  這些陰暗面形成在成年後的常見例子:在愛情中,有這樣一類人,當他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會感覺到這個人就像“神”一樣美好,他們會希望對方“無條件”地對待自己,愛自己,包容自己,好到恨不得跟對方合為一體。當需要(無關是否合理)不被滿足的時候,就是開始極致地恨,用語言和攻擊行為去中傷對方和自己,完全忘記了,曾經的美好與享受。

  同樣在愛情中,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停地付出,把自尊放得很低,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喪失自己,為對方而活。但凡發生矛盾,都會把所有的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感覺非常內疚,然後去做更多的事情,在這樣的關系中,無法脫離,也無法真正的快樂!

  靈——文化、地域、時代背景、宇宙

  “靈”對於人格“陰暗面”的影響,可解釋成集體潛意識對個體潛意識的作用。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對於個體的人格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時候個體“陰暗面”會很好地附和群體“陰暗面”。比如我們國家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極其缺乏安全感,對物質有著一種近乎貪婪的欲望,現如今紛紛落馬的貪官多屬此列。再比如出生於八十年代的這一批獨生子女,很多人在情感生活中都呈現出不負責任的、脆弱的、退縮的特質。

  心理學家榮格說:“陰影是不能被消滅的”,不論運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身體療愈、心理治療或靈性提升,最根本的都是讓人們開始去面對,去討論自己曾經沒有意識到,或意識到了但不願意去面對的“陰暗面”,從而幫助每一個人活出他自己。

  記住前面有陰影,是因為你背後有陽光!

  編後語:關於心理陰暗面,這是人的人格機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像人的影子一樣,不可以被消除,自身也不會被影子吞沒。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影子和你都會和平共處。人心是美好的,也是罪惡的。人格也是,正因為人們無法真正地消除陰暗的一面,人們才會去想象和創造一種完美光明的東西,比如神靈。在很多藝術作品中,小說家們都會采用把一個聖人寫成他經過很多磨難把自己的陰暗的人格逼出體外而得道,但是陰暗的人格卻自己形成了氣候危害四方。雖然是藝術品但是說明陰暗的人格,我們無法消除,只能接受,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修持,熱愛生活,崇尚美好,我們的陰暗面才會沉眠!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