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人人都有7種“壞”心理

人人都有7種“壞”心理

  有人說,人的內心深處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多項心理學實驗證實,每個人一生都難免被7種消極心理左右,從而損害自己的心理健康,破壞人際關系,甚至走上人生的彎路。那麼,我們如何戰勝這些心理,進化成更完美的人呢?

  鳥籠邏輯

  慣性思維缺創新

  慣性思維指習慣性地遵循以前的思路考慮問題。心理學上與之對應的說法叫“鳥籠邏輯”:屋裡掛一個鳥籠,客人看到難免會問鳥在哪兒。無休止的解釋會使主人不得不選擇扔掉鳥籠或買只鳥。

  “鳥籠邏輯”說明,幾乎所有人都會下意識地采取慣性思維。生活中,還有不少人會依賴過去的某些經驗分析問題,並做出判斷和決策。林春指出,這種思維模式會造成思考問題出現盲點,使人缺少創新,難以改變。說到底,慣性思維本質上就是缺乏冒險精神,不敢創新,因為逆流而上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因此,做決定時先要退一步,想想是否已經將問題考慮全面了;然後慢一步,想想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最後跨一步,別讓自己陷入固有思路,再逆向思考一下,沒准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一下就有了新的思路。習慣慣性思維的人平時可以多做一些腦筋急轉彎或有開放性問題的測試題,訓練自己從多角度看問題。

  破窗效應

  自暴自棄沒出息

  “破窗效應”是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共同提出的心理效應:某間房子的窗戶破了,若沒人修補,那不久後其他房屋的窗戶也會被打破。人們會認為,都已經這麼破了,那再破一點也無所謂。

  這一效應具有現實意義。現在,日子越過越好,可人的心理卻越來越脆弱,工作、感情中總有痛點,讓人放棄努力、自暴自棄。這些挫折有時來自現實,有時來自想象。李君說,經不住事兒是缺乏忍耐力和定力的表現。我們要認識到不努力就不會有機會;不進取就不可能成功。

  事實上,有些挫折只是心理暗示的結果。即使受了委屈、感到痛苦,也要盡量堅持,努力保持家庭和朋友圈穩定。學會管理情緒而不是發火,必要時可找專業心理醫生咨詢。每天誇自己一次,想想自己羨慕、嫉妒的人是否也有不足,用自己的長處與他們的缺點對比,慢慢找回自信。

  習得性無助

  缺乏斗志陷絕望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給予電擊。重復多次後,他把狗放出籠子繼續電擊,狗已經不會逃跑了。“習得性無助”這一著名的心理學概念由此提出,指不可控事件不斷發生,讓人無能為力,喪失信心,陷入無助的心理狀態。

  “習得性無助”在人身上表現為習得的無能為力: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會失敗時,他的精神支柱會瓦解,喪失斗志,選擇放棄,陷入絕望。成績差、工作沒起色、年老多病……大量處於逆境中的人都會出現類似的特征。這一效應還具有“傳染性”,看到別人屢遭挫折,自己也會看不到希望。

  我們應運用積極的心理機制化悲痛為力量,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成功的人都是從失敗中找到經驗教訓的。培養自信很重要,人在感覺良好時充滿自信,處處不順時缺乏自信。自信能通過心理調整獲取,越是遇到困難,越要往好處想,才能敢於面對問題。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