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減輕壓力的12個方法

減輕壓力的12個方法

  在現今的世界上,接觸到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而科學家們現在認為,適量的壓力對我們來說是好的,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工作上感到有壓力,因壓力大請假休息的比患感冒請假的還多。如果你是感到不堪重負人群的一員,這些貼士能幫你減壓。

  學會認識壓力信號

  在你的壓力負擔過重之前,學會認識警告信號。常見的症狀是口干,手汗,心髒猛跳,感覺緊張,疲倦,頭疼,消化問題,失去性欲,睡眠問題,脫皮,易怒,難以集中精神,並難以作出決定。

  不要忽視壓力症狀

  你可能努力工作而忽視自己的健康狀況,但壓力是一個你需要更仔細的研究你的生活的信號。如疼痛,壓力應被看作是一個警告。如果你是非常緊張和焦慮,你應該設法找出原因。學習如何應付壓力,只做了一半,如果你不設法弄清楚其來源。我們能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太多的壓力可以令我們引發身體和精神問題--甚至是癱瘓。

  不是所有減壓方法都是好的

  我們會做一些事情去緩解壓力,就像吸煙和喝酒,如同壓力一樣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好處。藥品使用必須要得到醫生的處方,鎮靜劑是會令人上瘾的,不應該服用2到4個星期以上。取而代之,試圖找出減少緊張情緒的自然方法。

  推薦12種健康減壓方法:

  1.設一本壓力登記本

  用一個筆記本記錄有壓力的時刻。寫下來,並評估:給最沒有壓力的時候一顆星,五顆星給最有壓力的時候。結果往往是令人驚訝。例如,你可能會認為你的工作有問題,但你可能發現超負荷的周末更令人難受。然後你可以落實你的解決方案,例如利用國際互聯網在超市購物。

  2.減慢呼吸

  壓力往往導致過度呼吸。如果你每分鐘呼吸多於10次,就屬於過度呼吸,一天做這個練習4次幫且你減輕壓力。吸氣,屏息並慢慢數到3(不需深呼吸)。當你數到3時,呼氣並維持3秒,說些令自己放松的話。這將呼吸率降低到每分鐘10次。

  3.工作時要定時休息

  很多人長時間工作。有時,這是不能回避的,但在長時間的工作有足夠的小休對戰勝壓力大幫助。每天都在辦公室裡坐一整天將令你的業績不佳,所以盡量定時休息,至少有一個30分鐘的午餐休息。不管你有多忙,要確保有自由時間,離開你的筆記本電腦,休息一下。

  4.創意減壓

  大腦的創意思維可以減輕壓力。所以畫畫,描繪,做你喜歡的事,如創意寫作,縫紉或攝影。

  5.多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每周3次,能改善情緒,降低血壓和壓力症狀。這是因為它刺激釋放內啡肽,它是你體內令你感覺良好的荷爾蒙。許多種類的運動都是有氧,如舞蹈和搏斗班,而散步,跑步,游泳和騎自行車也是有氧運動。

  6.養寵物

  心理學家大衛博士劉易斯進行的研究發現撫摸狗是纾緩壓力最好的方法之一。而且似乎狗的毛發越長,其減壓的功效越顯著。在研究中還報告了狗主的壓力水平比其它沒養寵物的人低。但如果所養的寵物是出了問題,聽緩和的音樂--在研究作為壓力克星它排行第二。

  7.靜靜躺下10分鐘

  靜靜地坐著或躺下10分鐘,將你腦中的煩惱通通清理干淨,然後想想快樂的時光。你不應該閱讀,看電視或四處走動。這只會讓你更忐忑不安。當你這樣做時,你會發現自己在重復說著口頭禅。口頭禅只是你所發出的聲音,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8.多呼吸新鮮空氣

  我們大多數人覺得在野外時更寧靜,所以利用你的周末,到農村,沿海或城市公園走走,盡情享受新鮮空氣。在自然環境中散步能淨化身心,因為沒有噪音的干擾,同時樹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

  9.保證睡眠

  周末不要睡過頭,維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每晚6至8小時的睡眠保證你有足夠的能量。而如果你想全天都保持最佳狀態,午夜時才上床睡吧。

  10.使用壓力“爆發”時間表

  使用此表來評估,什麼時候你的行程太過擁擠,和對自己的期望太高。每一天,在我的計劃專欄中寫下你將要做什麼。在每天結束前,寫下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比較兩個欄目。堅持使用這種方法至少兩星期。

  你可能會發現你忘記安排時間做某事或者沒有安排充分的時間去做另一些事情。漸漸地你會學會妥善地計劃,當你懂得計劃時,你會發現你生活的壓力變小了。

  11.適當表達苦悶

  你不應該將所有不愉快的事都埋藏在心裡,當你決定傾訴苦悶時,你應小心選擇要傾訴的事,因為說出來不一定能減少你的壓力,也可能適得其反。

  當你提及到煩惱時,在你開口前想好你應如何表達。微笑或用輕語調陳述這個問題,鼓勵雙方以友好的態度解決問題,而不是敵視。

  12.積極娛樂

  娛樂能幫我們減壓。你可以通過聽有聲書籍或閱讀你的日常讀物,與你喜歡的人見面,找時間參加你的業余愛好或嘗試新的東西。

  消極思想造成壓力和情緒低落不管現在的生活有多美好。但最糟的並不總是發生;我們都有失敗的時候。寫下有什麼令你不愉快,正確地對待它們。思考如何改變現狀,若不能改變,接受現實。

(實習編輯:李麗欣)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