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學生得了空心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空心病什麼症狀

學生得了空心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空心病什麼症狀

當你切實體會到自己的責任時,或許就不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了。而那些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的人,他們不過是沒有目標,也沒有前進的方向罷了。所謂的空心病,應該如何去治療呢?

空心病什麼症狀

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郁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一定會被診療抑郁症,但是問題是所有的藥物都無效。

一、從症狀上來講可能符合抑郁症診斷。他們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這些症狀表現並不非常嚴重和突出,所以他們外表上看起來可能跟其他同學或大多數人並沒有差別。

二、他們會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這種孤獨感來自於好像跟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並沒有真正的聯系,所有的聯系都變得非常虛幻。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他們也不知道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他們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和成就,這些成就似乎是一種瘾,一種毒品。他們似乎很多時間都是為了獲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學習。但是當發現所有那些東西都得到的時候,內心變得空蕩蕩的,就有了強烈的無意義感。

三、通常人際關系良好。他們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需要維系在他人眼裡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但似乎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別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常常疲憊不堪。

四、對生物治療不敏感,甚至無效。很多個案在國內最好的精神專科醫院治療,用了所有的藥物,甚至用了電休克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似乎生物因素並不是導致他們問題的主要原因。

五、有強烈的自殺意念。這種自殺意念並不是因為現實中的困難、痛苦和挫折,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我不是那麼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還要活著。”

六、選擇比較溫和、痛苦比較小的方式來嘗試自殺行為。他們並沒有那麼強烈想要擺脫痛苦,所以傾向於不用那麼痛苦和慘烈的方式來結束自己,比較常用的方式是自缢、服藥等。

七、他們非常缺乏支撐自己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不知道我是誰。從存在主義角度來說,他們很難去理解或去找到關於being的答案。早期的症狀都和大多數青少年一樣,只是有些自我迷茫和自我認同的問題,但是深入下去之後,會發現他們的內心是空的,是沒有靈魂的。

八、困擾也許早已存在。出現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兩天,可能從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開始有這樣的迷茫,可能之前已經有過嘗試自殺的行為。

九、傳統心理治療療效不佳。他們的問題不是通過改變負性認知、研究原生家庭、處理早期創傷就可以解決的。

“我原來站在一個極其不穩定隨時可能會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但是至少心裡知道我在什麼地方。現在是已經知道了,自己以前的地方是不對的,它就變成了在汪洋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陸地,時不時感覺到恐懼。”這是一個自殺未遂的北大學生寫下的文字,我們由此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在深深的迷茫和困擾。

他們的問題大概不是通過改變負性認知就可以解決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們原生家庭的問題,不是早期創傷可以解決的——你會發現他們和父母的關系不錯,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沖突,但是總的來說不是那種典型父母離異、早期依戀、早期寄養的問題。

空心病的形成原因

焦慮,我們社會最大的焦慮,就是在教育上。我們的教育並不是在幫助孩子成長,可能更多的是毀掉了孩子。一切向分數看齊,忽視對學生品德,體育美育的教育,已經成為了很多學校,教師,家庭的教育觀。

而一切跟學習無關的事情,將會視為洪水猛獸。很多孩子迷戀網絡,那是因為現實教育的失敗。然而我們常常不去檢索自己的問題,而是把孩子推向網瘾學校,把責任推卸網絡游戲。

空心病該如何治愈

今天還看到溫州某中學獎勵優秀學生800萬元的報道,好成績現在就意味者優秀,就可以拿到獎勵,現在應該都是這種激勵策略,可成績導向的極端就很容易出現“空心病”,這並不是最好的激勵方式卻也找不到更好的,這算是目前整個應試教育的一個縮影吧。那麼,學生得了空心病,該如何破解?我認為應當從源頭上進行解決,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就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這項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統、明確的部署。2014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中國即將出台方案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第一種高考模式為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是技能加文化知識;第二種高考模式是目前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隨後全國各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紛紛出爐,文理不分科、科目3+3、錄取“兩依據、一參考”成未來高考主流,當前的功利化應試教育問題將得到極大改善,據統計截止2016年8月,全國已有27個省份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並明確了改革時間表。

牽一發而動全身,新高考的背景下出現了初高中的生涯規劃教育,何謂生涯教育?生涯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那麼什麼是生涯規劃呢?生涯規劃指的是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機遇和制約發展的因素(智能、性向、價值觀以及環境)為自己確定目標,制定發展計劃,並為此做出實施時間、順序及行動方向等做出合理的安排。它包括:知己、知彼、抉擇、目標和行動五大要素。初高生中有了生涯規劃教育,至少在意識跟價值觀層面上會有很大的變化,至少會比以前知道自己更想要什麼,更有方向跟目標了!

我們平時聽到的多數是畢業後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之類的,顯然這些都是後期有點滯後了,因此前期的初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就變得相當重要,甚至說是解決“空心病”唯一法寶也不為過。

然而由於初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推出時間並不算久,並未形成一個固定的套路,很多也還在摸索中,比如很多初高中知道要開展生涯規劃教育但具體不知道如何去落實,家長也意識到生涯規劃教育重要性了,但卻不懂要怎樣配合等等問題亟需各省市教育局及各個學校發揮主導性作用,老師發揮指導性作用,需家長發揮輔助性作用。總之,初高中生涯規劃教育要開展好,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四方面的角色共同努力為之。

綜上,學生得了“空心病”,該如何破解?這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政府,社會,學校,家長,老師每個角色都要發揮出本職作用。只有進行新高考改革,改變整個大環境的氛圍,優化人才選拔機制,讓優秀可以有更多維度的衡量;只有學校、老師、家長共同發力,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權及選擇權,增加他們生涯規劃的意識,提高他們生涯規劃的能力,才能讓他們及早就可以了解自我,發現自我,並規劃好職業生涯方向,真正明白為何讀書,為誰而讀,為誰而活!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