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女大學生畢業出家 為什麼出家的人越來越多

女大學生畢業出家 為什麼出家的人越來越多

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走道士或者僧侶都叫做出家。出家的條件其實很多,需要自身和家人的同意,然後要體檢證明以及無犯罪記錄證明,而且對年齡和文化也有要求。因為出家以後還要繼續讀書,做更多的事情。

女大學生畢業出家

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弘揚傳統文化,1991年出生的鐘嗣源在2013年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四川敘永縣丹山玉皇觀出家,成為當地全真教龍門派唯一的90後道長。作為家中的獨生女,父母雖有不捨,但依然支持她的決定。

有網友認為女大學生畢業出家完全是浪費資源,之前的學習生活不都白費了嗎?也有網友支持女大學生畢業出家,認為個人追尋的道路無可指責。據媒體報道,這名大學生只有25歲,也是當地唯一的90後道長。而她之所以出家,是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為什麼出家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人出家確實是逃避的,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的發心就出家了。有的人是走進絕望了才出家的,還有的人出家就是為了找個養老的地方,這就是逃避。真正的出家不是逃避,而是面對。他要面對什麼?他要面對死亡,出家是為了解脫死亡之苦;他要面對眾生,出家是為了更好的度化眾生。

很多人的出家,只能算是逃避,不是真正的想要“出家”。人生當中生老病死是大事,人人都要面對,出家就是要面對這些,不是為了逃避。有生就有死,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誰也逃避不了,但是我們可以做好准備,死魔來了我不會心慌害怕。密勒日巴尊者說,他最開始害怕死亡,跑到山上,然後修無常;無常修好以後,他對死亡的畏懼就沒有了。

真正出家人,有生而不受生苦,有老而不受老苦,有病而不受病苦,死亡來臨而不受死苦。他就是為了擺脫生老病死之苦而出家的。這樣的出家人就不是逃避,而是面對,面對大事。為了如實地去面對生老病死,如實地去超越生老病死,雖然有生老病死的顯現,但是可以超越它,可以不受它的影響,不受它的痛苦。我們說佛涅槃,說上師圓寂,這都是一種形容。沒有痛苦的死亡,非常平靜、快樂的離開這個世界,圓滿的結束自己的人生,這叫涅槃、圓寂。

有的人在世俗社會裡很辛苦,壓力很大,總以為選擇出家就可逃避問題。其實之所以有這些世俗的問題,最根本原因還是他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問題。如果出家只是想要逃避問題,那麼開始他是因為什麼而出家,最後也會因為同樣的原因而無法安心出家。一個人的性格和人生價值觀會不斷在各個情況面前重演,一而再地造就他的人生和命運。

你無法逃避的其實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除非你真的能夠因為出家而改變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那麼的確會有不同的人生前景。但真是那樣,話說回來,如果你能夠改變自己性格和人生價值觀,即使不出家也一樣會有不同的人生前景。剃除須發,本身也許只是一個形式,一個人不是出家了就完成了。你還要看看出家後還有多少事情要去努力承擔。

出家後要繼續讀書,要伺候別人,要早起念經,要做很多事情。出家才最是一件有頭有尾,有恆心,不忘出家初心,才能做好的終生大事。一個人不能忍受世間的辛苦煩惱,大概也是一樣無法忍受出家的任重道遠。

現代人出家的條件

具體條件

第一個條件:必須本人自願。

第二個條件:必須家人同意並簽訂同意書。根據想出家的人的年齡大小,分別要求提供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或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等作為出家的首選條件。

第三個條件:證照齊全。要求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無婚姻戀愛關系證明及承諾保證書(如果是結婚人士必須提供離婚證明書)、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

體檢證明包括

1、四肢齊全(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痺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

2、五官端正(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不可受戒出家的) 。

3、未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不可受戒出家。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4、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否則不可受戒出家)。

5、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同性戀等,不可受戒出家)。

無犯罪記錄證明書包括

1、無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遭警方通緝者,不得受戒出家。

2、無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不得受戒出家)。

3、若曾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須如實告知,可以受戒出家。

學歷證明

學歷其實一般不要求的,但考慮到弘法利生的需要,文化程度太低,看不懂佛經,也念不了佛經,所以現在不少寺院對出家人也提出了至少初中文化的要求,這一條因地、因寺院的不同各異。

年齡要求

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這個也是可以松動的,之所以限制年齡,因為考慮到年齡太小,生活無法自理,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