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 焦慮症 >> 預防保健 >> SNS網絡載體並不能排除心理焦慮

SNS網絡載體並不能排除心理焦慮

  互聯網服務又有了新的載體

  除了“你買到別墅了嗎?”“回家種地去”等已經成為日常的問候語、告別語之外,“今天你‘偷’了嗎?”交換偷菜或保護菜地的經驗,成了白領們的熱點話題。

  至2009年8月3日,某社區網站宣稱,注冊用戶數量已經突破4000萬,並以每天20余萬新增注冊用戶的速度持續增長。還有統計顯示,目前中國SNS玩家有8000萬左右。

  褒貶不一的PK仍在論戰

  支持者認為:“偷”與“被偷”的游戲,就像童年中經常玩“煮飯仔”的感覺一樣,虛擬著買菜、做飯,獲得樂趣。“而現代白領工作壓力都很大,通過這個游戲,可以離開現實的壓力。”此外,“偷”在現實中是不被允許的,但在網上能夠“光明正大”的偷,也讓白領們獲得一種快感。

  針對白領的“偷菜”狂熱,有心理谘詢師表示,這是白領們減壓的一種方式。現代都市中,白領們的生活、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大家在虛擬網絡以一種不被現實社會認可的方式娛樂,在享受刺激的快感中緩解和釋放壓力,同時還滿足了人們的某種好奇心和占有欲。因為“偷”在網絡中是不犯法的,大家可以將現實中的壓力、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通過“偷”進行安全地發洩,“從這個層面上說,偷菜游戲對白領的身心健康有好處”。

  反對者認為:在“偷菜”等游戲中無法自拔,主要原因是錯把游戲和現實混淆在一起,甚至是在故意逃避現實。所患的是“虛擬社交依賴症”。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偷菜”上,反而忽視了現實中的朋友,不僅降低人們對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也影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建立正常、融洽的社交關系。“長期迷戀游戲中的交往,大家反而在現實生活中越發封閉自己,最終在現實生活中會感到越發壓抑,從而加深現實中的孤獨感”。

  青年以網絡為載體的行為

  以網絡為依托載體,已經成為青少年熱點醞釀、興起、傳播的最重要的媒介及其展示場所。從社會語言到網絡語言,從社會行為到網絡行為,其流行程度、傳播程度,已經逐漸滲透到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中。

  隨著Facebook的成功,一些國內SNS模式的網站正在青年中廣泛流傳。“爭車位”、“讀書”、“朋友買賣”、“買房子”、“咬人”等組件以朋友為單位進行網上的互動游戲,吸引了很多青年以實名制注冊加入。

  網絡的巨大力量,可能誰也沒有料到。2008年,“國旗支援行動”、關注汶川地震的網絡行為,顯示出青年通過網絡參與社會、參與社會事務、參與政治的程度大大提升。同樣,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有些事件在網絡上被非理性放大,也產生了不良的效果。

  青年在網絡面前的“角色扮演”顯現出張揚個性,尋求自我價值;樂於分享,期盼得到認同;投身體驗,追求快樂簡捷的特征,這無疑能夠幫助我們對當今流行的文化現象作出理性的判斷。

基本常識臨床症狀診斷治療預防保健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