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治療 >> 電擊療法就是電擊?說說那些被誤解的心理療法

電擊療法就是電擊?說說那些被誤解的心理療法

  電擊療法、強制護理、長期服藥……同精神心理相關的治療方法,總是以缺乏溫情的面貌呈現出來。不少人對精神病專科醫院裡邊的治療方法也都或多或少留存著這樣令人不太舒服的印象。當記者走進精神病專科醫院,對這些心理療法進行實地探訪,誤會也都隨之解開。

  誤解1 無抽搐電痙攣治療就是電擊

  真相:其實只是隔著頭皮做了一次小型放電

  如果要問大家是否聽說過精神病院的電擊療法(也叫無抽搐電痙攣治療,簡稱無抽治療),估計大家頓時會腦洞大開,浮想聯翩。

  真正的電擊療法,其實每次電擊治療通電的時間非常短,年齡小的患者通電時間可能只有2到3秒,成年人最長的通電時間也不超過8秒,而且是在全麻的狀態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無抽搐治療中心主任姜玮介紹。

  靜悄悄的,你的治療瞬間就完成了。無抽治療聽起來很嚇人,實際上這就是一種物理治療,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應用了近80年。不會開顱,也不會往腦袋裡插入電極,只是在額頭上固定兩片金屬電極,全麻後你也就睡熟了,當你還在夢中的時候,治療就結束了,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

  隨後就會被推到觀察區等待麻醉劑勁兒過了。10分鐘左右就會徹底醒過來,然後坐在沙發上休息30分鐘,就可以回到病房了。

  說得專業點,在治療時的兩分鐘內,醫生只是隔著頭皮向你的頭腦中做了一次小型放電,腦電的改變也就相當於一次癫痫發作。精神障礙是由於大腦功能的紊亂導致精神活動出現了異常,無抽治療就是給大腦一個較強刺激,使這種紊亂恢復正常,打個比方,“就像一台電腦程序亂了,給予重啟或格式化使電腦恢復正常工作一樣。”可就是這麼一點短暫的放電,卻可以挽救不少頑固心理障礙的人的生命。

  “接受無抽搐治療的患者中,50%是抑郁症患者,3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姜玮介紹說,“對於那種有嚴重自殺觀念的抑郁症患者,無抽治療是首選,效果很明顯。”

  大家都知道,有著強烈自殺觀念的抑郁症患者,“活著比死了痛苦”,家人和朋友竭盡全力防止他們自殺,可往往還是防不勝防,畢竟大家的精力都有限,有時候藥物都沒法控制了,而無抽搐電痙攣治療能改變這一點,讓患者不再有強烈的自殺想法,也可以擁有常人的七情六欲。

  目前北京安定醫院也是國際上做無抽治療最多的醫院,每年三萬多例次,一次治療的費用也就四百元左右,在美國需要2000美金。一個療程通常要做8至12次治療,治療間隔時間主要是根椐病情需要來決定。“由於國內外無抽治療的價格差異巨大,一些在美的華人抑郁症患者甚至專程回國來接受無抽搐電擊治療。”

  “如同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一樣,電痙攣治療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姜玮說,多數患者在接受電痙攣治療後會對認知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輕者表現為近記憶力減退,重者可有遠記憶力下降等,多數人僅表現為對治療期間的事記不起來了。但記憶將來可以恢復,一般來說,要在治療結束後兩周到兩個月才能恢復。

  誤解2 精神病藥像毒品容易形成依賴

  真相:吸毒才是依賴,用藥只是一種需要

  有人說,患上抑郁症就像是得了一場心靈上的感冒。但是,這場“心靈上的感冒”卻不能像對待平日裡的感冒那樣,等著身體自己修復或是稍微用藥就會看到療效。對於抑郁症來說,因為需要長時間的藥物治療,更是讓不少患者和家屬對藥物的依賴產生擔憂。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抑郁症治療中心病區主任羅炯解釋說,“抑郁症等精神障礙性疾病的藥物治療,就像糖尿病人得每天打胰島素一樣,它是一種需要,這與所謂的‘依賴’是兩碼事。”

  “像吸食毒品的人,他們是用的時間越久,需要的用量就越大。因為剛開始吸食的分量已經不足以再讓其產生那種興奮了,只能越用量越大,這是依賴。”羅炯說,而諸如抑郁症這些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卻剛好相反,“同樣的藥量,遵從醫囑維持一段穩定的治療之後便會看到患者症狀的逐漸減輕,這時醫生會根據情況減少用藥量。而且用藥量只會比之前的少,並不是隨著時間而增加。”

  對於治病來說,如果是腿受傷了,可以很容易且直觀看到傷口的愈合、症狀的消失,但精神疾病不是這樣的,它對患者來說是一個相對不可視的過程。“精神科的治療往往是對症治療,用藥是來幫助緩解疾病的表現和症狀,但是病因不會就此消失,所以才需要用藥去維持。維持治療的目的更不是因為藥物有依賴性,而是為了控制症狀,防止復發。”

  如同糖尿病患者一樣,積極治療,例如每天跑步、注意飲食、打胰島素,血糖穩定後反而胰島素的使用量就減少了,這是患者控制得好的結果。羅炯說,治療抑郁症也一樣,控制得越好,將來治療的用藥量就越少;相反的,不遵從醫囑,擅自停藥、減少用量的患者,症狀反復,病情加重,反而需要更大劑量,才能緩解病情。所以配合好醫生,遵從醫囑、科學治病,效果最好,用藥量也會真正做到最少,副作用最小。

  誤解3 強制護理就是毫無人性的剝奪

  真相:強制護理就像給你的心理打石膏

  看過《飛躍瘋人院》的人,想必都會對裡面護士長拉契特制定的一整套秩序印象深刻:在這個瘋人院,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按照護士長制定的那套秩序為准則,病人們受到了嚴格的管制,病人們也因此被剝奪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生存欲望的權力。

  看過了這部影片的人,估計是不想讓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住進去了,那裡如同地獄一般。

  在現實的精神病院中,絕對不會是《飛躍瘋人院》等影視劇裡呈現的那種陰森森的環境,但畢竟那裡住著的是部分缺乏自知力的精神病人,或是有著強烈自殺觀念的抑郁症患者,或是無法控制自己行為和情緒的人,必要時他們需要的是保護,既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他人,所以,我們給予“強制護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護理部主任安鳳榮介紹道。

  “這就好比我們骨折了需要打上石膏來保護骨折的部位,我們的心理、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也出現了類似‘骨折’的情況,那我們也需要給我們的心理、精神‘打石膏’,這就是強制護理。”

  所以,當精神病院裡的醫生護士要求病人穿統一的病號服,上交自己的個人危險物品,甚至家屬買的水果也要交由護士統一管理,到了時間才來安排病人們去吃水果的時候,不要詫異,更不要動不動就說“精神科病房裡沒有自由”,安鳳榮介紹,我們必須要知道,這裡的病人,特別是急性期的病人缺乏自知力,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恰恰是這些規定是在病人不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更加有效地照顧好病人們的生活。

  在剛入院的時候,有的人的病情很重,如躁狂病人急性發作期,大喊大叫,沖動傷人,醫生護士們就要對其進行保護性約束,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其他意外因素對患者的傷害。安鳳榮介紹,只有在病人出現沖動傷人,自殺自傷,反復勸說無效,無其他方式可替代時才會對患者進行保護性約束。當病人在用藥幾天後,病情得到了控制,也就不會再用約束帶了。而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大部分患者,每天都會進行各種工娛療康復活動,可以自由走動,還可以沒事聚在一起唱歌、練書法、畫畫等。難怪當記者走進安定醫院的病房的時候,還看到不少病人在散步。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