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 吃豬肉也不是一本萬利 吃豬肉的7個誤區

吃豬肉也不是一本萬利 吃豬肉的7個誤區

豬肉是我們吃得最多的食物之一,人們幾乎每天都有在吃豬肉。也正因為經常接觸,烹饪豬肉這一傳統美食的花樣也繁多。可是,換著菜式吃固然好,若不懂營養知識,則會給健康帶來影響。

1、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炖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炖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污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而飲食的影響占35%。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2、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干淨。

3、忌吃病死的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髒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發病。

如果人吃了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並發症,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豬肉。

吃豬肉的時候,搭配也很重要。以下四種食物就不可與豬肉同食。

一、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

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炖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二、羊肝

中醫雲:“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

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三、香菜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四、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除了吃豬肉要小心之外,現代人購買豬肉也有兩個大的誤區,第一是喜歡購買外觀特別鮮紅的豬肉。另一個誤區是,大家都認為熱鮮肉更新鮮。

事實上剛屠宰的生豬在僵直過程中會產生熱量,體溫最高上升到40~42℃,為微生物生長提供條件,埋下食物中毒隱患。在批發、零售過程中,會受到二次污染,細菌大量繁殖,貨架期不超過1天,在炎熱夏天,幾個小時之後,熱鮮肉表面細菌就會不計其數。

豬肉並不是越鮮越好。這是因為,如果牲畜晚上屠宰,清晨上市的話,豬肉從加工到零售的過程中,沒有在屠宰後放置24小時的處理和排酸,肉體中許多微生物未被滅殺。同時,在貯運和包裝等過程中又受到空氣、蒼蠅等污染,容易導致細菌大量繁殖。因此,過於新鮮的豬肉雖然色澤绯紅,引人眼目,但是其實非常不衛生,不利於人體健康。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四季飲食飲食常識飲食誤區母嬰食譜食物百科飲食調理保健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