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 選購蔬果的誤區

選購蔬果的誤區

    病從口入,近年來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一個“癌”字三個“口”,一口不清潔的空氣、一口被污染的水、一口不安全的食物.當這些源源不斷地進入到人體內、堆積如“山”的時候,“病”就來了。因此,要實現真正健康的生活,就必須把好“口”關。

    誤區一:個兒大,顏色綠就好

    現在的蔬菜顏色越來越綠,水果個兒越來越大,卻越來越沒味兒,那都是農藥、化肥、生長激素、抗生素、添加劑惹的禍。菜的顏色越綠就說明噴的農藥越多,個兒越高越大說明使用的激素越多,購買的時候千萬不可一味“貪色貪大”,正常的才是最好的。

    黃瓜大家都不陌生。有的黃瓜前面一個“胖肚子”後面一截長長的青柄,掰開後隔一段就成空心。那可都是刷上激素“拔著長”的。黃瓜原本要18天開花20天後采摘,前後差不多一個月,可“拔著長“只要7—11天。其間,菜農為防蟲咬和顏色好看,還要噴上大量的農藥。  “拔著長出來的”菜能安全嗎?許多香蕉.個頭巨大、顏色金黃惹人喜愛,可吃起來沒滋沒味的,很可能是色素、激素養出來的。這樣的香蕉很多時候皮還鮮亮肉卻不能吃了。

    誤區二:綠色的蔬果就是“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並非指“綠顏色”的食品,而是特指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為了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並能給人們帶來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將其定名為“綠色食品”。所以,  “綠色食品”應該是指那些無公害的、污染極少的食物。

    誤區三:地下根莖類蔬果無污粱

    一般來說,人們對從地裡挖出來的蔬果比較放心,因為給蔬果打農藥一般是打在葉子上面。每年的5-9月,是一年中氣溫較高的月份,害蟲相對話動多,也是一年中蔬果用藥的高峰期。因此,一到夏天高溫季節,許多人都害怕吃葉子菜,而選擇生長在水下的蓮藕、地下的土豆等。但是農藥殘留超標的名單上,蓮藕基本上是名列榜首的。其超標的主要原因.是當地水質受農藥污染所致。而土豆等地下根莖類蔬菜.有時農藥殘留超標率要比葉類菜高得多。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菜農噴農藥時將農藥噴到了土壤中,加上施用一些化學肥科,造成土壤富集了較高的毒素,二是水質受到污染,用污染了的水來澆灌,蔬果自然也會被污染。

    誤區四:有蟲眼的蔬果最放心

    人們對食用葉類菜是非常戒備的,專挑那些有蟲眼的,以為那是沒打過農藥的。其實那些有蟲眼的葉菜,有時農藥殘留量要比沒蟲眼的葉菜高得多。因為為了治死蟲子,菜農很可能要打幾次農藥。相比之下,蟲子較少的葉菜打藥次數也會少,而且現在有許多人為的蟲眼。所以.蟲眼多少不能成為選購安全蔬果的標准。

    誤區五:經過加工的蔬果可以放心

    有人以為蔬果只要經過加工了,如用水反復洗了、用鹽水泡了、用太陽曬了、用壇子發了酵,質量肯定就能保證了。其實,泡、曬、發酵根本就不是排毒的方法。有實驗表明,把農藥殘留超標率達90%以上的豆角,分別用太陽曬、進行干制和用鹽腌制後,再拿出來檢測時,農藥殘留率還是在90%以上。所以最好到能保證蔬果質量的地方去購買。買回的蔬菜能削皮的盡量削皮後再吃,或者采用談鹽水浸泡、淘米水浸泡、脫水浸泡等方法,也可以起到減少農藥殘留的作用。

    誤區六:野菜都是“綠色”的

    不少人認為,野菜是自然生長的,沒有施用過化肥、農藥,應該是“綠色”食品。這種想法也並不科學。由於綠色植物對於大氣具有淨化作用,不僅能吸附空氣中的塵埃和固體懸浮物,而且對空氣和土壤中的有害氣體、化學成分具有過濾作用。如果這些野菜生長在污菜地帶,受污染就是很自然的事,並且污染物還較難清洗干淨。有些長勢茂盛的野菜,經常是生長在垃圾堆或者被污染的河道附近.因為這些地方的“養料”特別豐富。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很多野菜都是“野菜家種”,同樣存在許多安全問題。

    誤區七:大棚菜比露天菜安全

    不少人認為,大棚菜一般是冬天生產,外面天寒地凍,蟲子很少,因而農藥用得少。而露天菜的蟲害多,殺蟲藥往往毒性大。這種想法似乎有道理,但不盡然。冬天大棚外固然蟲害很少,但大棚內的蔬果也是需要噴灑農藥的。且蔬果生長的同時.也有利於害蟲的生長,危害程度也不比露天菜輕。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同樣情況下,大棚內用藥後農藥降解速度比露天情況下慢。

四季飲食飲食常識飲食誤區母嬰食譜食物百科飲食調理保健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