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養生保健 >> 養生之道 >> 老人養生睡為先

老人養生睡為先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大腦神經細胞功能也在逐漸減退。老年人由於大腦皮質的抑制減弱,因而夜間不易入睡,凌晨容易早醒。即使晚上睡眠好,白天也容易疲勞,常有打盹兒、思睡現象。老年人每天若能閉目養神、午睡片刻,或閉目靜臥一會,使全身放松,對於消除身體疲勞、調整生活節律是很有好處的。我國有句養生格言:“飲食有臥,乃生百病。”午睡前不要吃得過飽,更不能在飯後立即入睡,最好在午飯後半小時再開始午睡。老年人消化功能弱,因此在進餐後,最好散散步,聽聽音樂,做些輕微的活動,這樣有利於胃內的食物消化,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午睡時應寬衣,注意保暖,以免感受風寒而患病。午睡醒後,可先睜眼靜臥一會,使大腦完全清醒,然後起床,用溫熱水洗洗臉,喝點茶水,再開始活動。此外,午睡時間的長短也要規律,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而血壓過低、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的老年人則不宜午睡。

  首先,老人最好等到太陽升起一段時間,驅散了晨霧,植物放出氧氣,氣溫上升時再鍛煉不遲。老年人在劇烈晨練活動後,應盡量避免睡正式的 “回籠覺”—— 平躺時間較長,如同晚上睡覺一樣。而應采取逐漸平靜的方式休息,漸漸從運動狀態平靜過渡到安靜狀態。如果晨練是較柔和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晨練後仍感到疲憊或困倦,可以等慢慢平靜下來後根據具體身體需要,打個片刻的小盹兒。但是,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老年人一直有晨練後睡“回籠覺”的習慣,則不要強行破壞生物鐘的規律。

  專家建議

  同時,午睡是古人睡眠養生法之一。中醫學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極衰,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現代醫學認為,老年人睡好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有防病保健意義。

  和年輕人相比,老人睡眠時間少,睡眠容易中斷,睡眠障礙增多。“回籠覺”打亂了作息規律,使大腦生物鐘紊亂,會使老人“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著”。再者,晨練後老人的心跳、呼吸加快,精神亢奮,肌肉也會因鍛煉產生乳酸等代謝物,這種代謝產物不消除的話,容易在白天使人感到身體疲乏、肌肉酸痛,甚至頭痛。如果晨練後立刻躺倒就睡的話,不利於乳酸消除。

  專家分析

  一次在晨練結束後,劉大爺與幾位一起鍛煉的老朋友聊天,劉大爺把這個感覺告訴大家,有人告訴劉大爺,晨練後最好不要睡“回籠覺”,對身體不好,午覺則不能少。真是這樣嗎?劉大爺半信半疑。

  但最近,一次吃完早餐後,劉大爺看報紙看著看著突然開始犯困,他干脆放下報紙,回到床上又睡了個“回籠覺”。一覺起來,劉大爺覺得舒服多了。中午吃完飯後,劉大爺也不覺得瞌睡了。從那天開始,劉大爺就習慣了睡個“回籠覺”,每天晨練結束後,吃罷早餐再睡一會兒,午飯後則不再睡了。可時間一長,劉大爺發現睡了“回籠覺”後怎麼感覺反而疲乏困倦,一天都哈欠連天。

  劉大爺自從退休後,便過上了有滋有味的晚年生活。與一些老年人不同,他認為自己勞碌了一輩子,現在可以放松了,應該抓緊時間去發展以前沒時間、沒精力干的興趣愛好。劉大爺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6點鐘便趕到迎澤公園練習太極拳,鍛煉完再和其他老人一起聊聊天,8點鐘,劉大爺就在外面買些早點,給老伴帶回家,邊吃早點邊聽廣播。這種日子讓劉大爺感覺很惬意,也很充實。

  午覺是否睡

  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較孤獨、單調,環境比較寂寞,則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選擇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使老年人感到生活充實而有意義,通過 “移情易性”的方法,轉移自己對睡眠的需要,逐漸減少白天嗜睡的症狀。在老人嗜睡頻頻出現時,極有可能是由於身體出現病變而引發的,應及早進行對症治療。如發現老人嗜睡是由於服用的藥物造成的,就應該停用、改用或減量服用。

  春天容易使人發困,特別是老年人,在椅子上坐著坐著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醫生提醒,老人最好不要坐著打盹兒。坐在椅子上打盹兒,流入腦部的血液會減少,醒後會感到全身疲勞、頭暈、腿軟、視力模糊,如馬上站立行走,極易跌倒。另外,坐著打盹兒時上身容易失去平衡,還會引起腰肌勞損症,體溫會比醒時低,極易感冒

  專家建議

  從西醫學來講,嗜睡很可能是傳遞身體其他疾病的信號,應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如果嗜睡發生在高空作業、開車等極度危險的場合,還會釀成悲劇。而且經常白天嗜睡的老人容易罹患心髒病。其次,中老年人患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血栓等各種腦血管疾病,都可導致腦組織暫時性貧血或缺氧而發生病變,出現“睡不醒”現象。此外,老年人患有慢性腎炎、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各種慢性病,體內代謝性有毒物質不能順利排出體外,也會使大腦功能失調,導致“睡不醒”。

  不光失眠是睡眠障礙,白天過度嗜睡也是一種睡眠障礙。從中醫學的角度講,老年人白天覺得神疲困倦,睡意很濃,便常不由自主地入睡,主要是因為老人的機體陰盛陽虛、痰濕困脾所致,在日常生活中,應祛痰濕,補中益氣養脾。《難經》有雲:“老人血氣衰,氣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因為老年人的人體機能運行速度比年輕時相對減緩,體內的陰陽二氣運行失調,就會造成“白天醒不了,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專家分析

  經歷了這次的危急情況,許大媽的老伴就成天守在家裡,再也不敢讓她一個人在家。同時,還趕緊帶她到省中醫研究所就醫。

  “媽,您怎麼又突然睡著了?”對於老人總是莫名其妙地睡著,許大媽的家人十分不解。許大媽是位全職的家庭主婦,家人不是工作就是上學,加上平時也沒什麼愛好,許大媽幾乎每天都是一個人在家忙活兒。以前只是上午偶爾犯困,就打個盹兒休息一下,後來情況逐漸嚴重,有時在與家人吃飯、聊天時就突然睡著了。雖然家人一直勸老人到醫院檢查,但許大媽卻認為這是身體好的表現,堅決不願去醫院。“吃得好,睡得好,連白天都要打盹兒,能有什麼病,別人想睡還睡不著呢!”

  中午12點半,許大媽的女兒下班回到家,喊了幾聲卻沒人答應,隱約聽到廚房裡有聲音,又聞到一股焦味,女兒趕緊跑進廚房查看。一進廚房就發現老人倒在地上,一旁熱鍋裡的油已快燒干,還冒出一股濃煙,鍋鏟也扔在了一邊。女兒抱著許大媽,不停地拍她的臉,許大媽才緩緩清醒過來。如果不是女兒及時回家,家裡很可能已經變成一片火海。

  近日,許大媽說起自己隨時打盹睡著的事,還是一頭冷汗。原來,今年2月的一天中午,許大媽正忙碌著為家人准備午飯,剛把油倒進鍋裡,突然間只覺一陣困意襲來,盡管自己力求保持清醒,但完全控制不了,眼睛卻怎麼也睜不開,一兩分鐘之後就進入夢鄉。油鍋一直在不停地加熱,而許大媽卻靠在廚房的一角睡著了,聽不到任何聲音。

  咋老是睡不醒

  當然,為了改善睡眠,老年人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做。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適當增加白天的活動,限制白晝睡眠時間,最多不宜超過1小時,同時注意縮短臥床時間,以保證夜間睡眠質量。老年人入睡較困難,極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應有一個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樣的事情,如看電視後寫書法,或畫畫,或看書,適當散步、熱水泡腳、按摩足下、練練太極拳、氣功,自我按摩一下腰背部肌肉,聽聽輕快的樂曲等。這些方法都能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狀況。

  俗語說:“後三十年睡不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睡眠能力會逐漸下降,睡眠時間會逐漸縮短,睡眠質量也越來越低。與年輕時相比,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減少,睡眠深度變淺,夜間覺醒次數和時間增加,早晨也醒得較早。這都是正常的,對身體不會有危害。所以,老年人不要追求有較長的睡眠時間,一天睡6小時最好。老年人要以坦然的心態,接受睡眠形態隨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的事實,完全打消安睡時間長才算健康的觀念。有些老年人拿年輕時的睡眠狀況作為標准來衡量現在的睡眠狀況,往往將自己睡眠少了作為一種病狀,於是想方設法地吃安眠藥、看醫生牞希望恢復原來的睡眠時間。這非但做不到,反而會因為焦慮、煩惱而更進一步降低睡眠質量。

  專家建議

  進入老年期以後,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年齡的人,對於睡眠時間的需求不同。一般來講,嬰兒幾乎整日睡眠,而兒童每天睡覺時間大於10小時,成年人每天則需要七八個小時,老年人每天一般五六個小時就足夠了。但到了80歲以上,可能還需要10個小時左右。當然,這其中還存在個體差異問題。

  專家分析

  得到醫生確定的答復,魏大爺非常高興,胃口也好了。沒幾天工夫,臉色看起來也紅潤了,睡覺雖然還是每天只有五六個小時,但老人卻坦然多了。

  一個多月下來,魏大爺瘦了一大圈。看著他瘦了,左鄰右捨更是關切地詢問他是不是病了。這一來更弄得老人吃不香,睡不好。在城裡工作的兒子回家探望老父親,一看老人的情況,嚇了一大跳。周末一過,他就帶著老父親去山醫大一院看病。心內科、消化科……檢查做了一堆,都說老人身體健康,沒有問題。在精神衛生科,醫生詳細詢問了老人的情況,了解到他每天能睡5個小時左右,又做了心理測評,檢查結果顯示老人一切正常。

  但最近一段時期,魏大爺卻越來越感覺不對勁,睡覺的時間越來越短,常常躺在床上咋也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一晚上還要醒那麼一兩次,凌晨雞還未叫他就醒來,再也睡不著了。和周圍的老伙計們唠起來,大家紛紛說自己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都說人老了,覺就少。大爺聽了,心裡也就坦然起來。但過了幾天,魏大爺又聽見人說,人老了全靠睡覺養人,睡覺時間少了說不定是生病了。這一來,老人心裡犯起了嘀咕,是不是自己真有什麼病。這麼一來,魏大爺就覺得自己頭也疼,眼也花,走路腿還發軟。

  63歲的魏大爺生活在我市萬柏林區的農村,老人一貫身體健康,性情也很開朗。魏大爺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謹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加上常年干活勞累,往往一沾枕頭就睡著了。近年來,魏大爺村裡的土地被征用,不必再去地裡干活了,但老人還是保持著以前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覺少也正常

  怎樣治療此類失眠?專家認為,兒女們可以配合老人,讓老人有定期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把注意力從兒女身上轉移到這些活動愛好上來,思想負擔的減輕和適當的活動,有助於改善睡眠狀況。另外,老人的晚飯要清淡,牛奶和紅薯等食物可以幫助睡眠。同時,還可以在睡前洗個熱水澡,或熱水泡泡腳。晚上不要太早上床(10點以後為宜)。半夜醒來不要看表,要繼續轉身睡覺。每天不管幾點睡眠,早上要定時起床。在晚上要將存於腦子裡的問題和想法進行處理,寫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等。這些事至少要在睡前1小時進行。不要過於重視睡眠,不用擔心每天晚上睡幾個小時,這樣會加重失眠。只有放松心情才能睡好。

  首先,為了治療失眠,史大媽自己用藥物來解決,這樣做是不科學的。醫學用藥最好遵從醫囑,特別是安定類藥物,有的長期服用可能還會造成藥物依賴或有其它副作用,用得不對症可能還會傷害身體。史大媽的情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就診的此類老年人為數不少,大多數是為家庭瑣事、兒女之事而操心。其實,兒女瑣事由他去。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職責,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兒女們有自己的責任要去承擔,這是正常的客觀事實,老年人沒有必要去過分操心和擔憂。老年人盡到自己的責任,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對兒女們最大的支持。另外,從兒女們的角度來講,有時候過多地將關於自己工作和生活煩惱,向老人傾訴,也會加重老人的思想負擔,讓他們煩惱。

  專家建議

  史大媽的主要問題在於她“操心太多”,心理壓力大,這是造成她睡眠障礙的主要問題。

  專家分析

  該怎麼辦?史大媽一家為此都感到非常困擾。

  兩年來,史大媽的失眠持續周期越來越長,早上起床時經常面色暗淡,雙眼無神。眼看媽媽精神不濟,孩子們為她買來各種宣傳治療失眠效果好的保健用品,但都不管事。史大媽自己還買來“安定”,嘗試服用,但漸漸一粒不起作用了,便增加到每次兩三粒,可後來,史大媽怕有副作用也不敢再服用了。

  在此期間,史大媽的大兒媳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兒,小寶寶的出生為這個大家庭增添了許多歡笑,但隨之也帶來了煩惱。大兒媳休完產假後恢復上班,史大媽的愛人還未退休,照顧小孫子的責任就落在了史大媽一人肩上:小孫子該吃飯了、該帶他出去曬太陽了、該去早教了……老人每天忙得團團轉。晚上,兒子、兒媳下班回家就接過了看管孩子的責任,終於能休息了,躺在沙發上看看電視吧,一邊看著老人一邊就睡著了。但是,一到半夜兩三點鐘,史大媽就會醒來,再也無法入睡:小孫子每天吃的食物營養是不是不夠?孩子們工作壓力大,自己該怎麼為他們分憂?兒子、兒媳最近看起來好像感情不那麼融洽,究竟怎麼回事?史大媽滿腦子都是兒女們的瑣事,往往到早上六七點鐘才能又朦朦胧胧入睡。

  二兒子還沒有女朋友,為此,史大媽每天晚上常常半夜醒來,越想兒子的婚姻大事就越發愁得睡不著。一年後,史大媽的二兒子終於有了女朋友,史大媽高興的同時,又常常半夜三更醒來,思謀著二兒子能不能和女朋友相處好,啥時候為他們籌辦婚事。不久,二兒子終於結婚了,這下,史大媽的失眠症也不治而愈。

  今年58歲的史大媽性格開朗,是個熱心人。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之後,老人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二兒子身上。

  她為啥睡不著

  3.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就老年人不良的睡眠問題,采訪了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山西心理衛生協會和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的羅錦秀、段慧君和胡蘭貴等醫學專家。從困擾老年人的睡眠問題著手,為老年人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分析和建議。

  清代李漁曾說過:“養生之訣當以睡眠為先”,這說明充足、良好的睡眠,與養生息息相關。睡覺是個大問題,尤其是老年人,提高睡眠質量更是養生訣竅。但生活中,不少老人往往存在著睡不著、睡不長或睡不醒等不良的睡眠問題。

保健常識心理保健養生之道老人健身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