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人群心理 >> 兒童心理 >> 想要孩子勇敢其實並不難

想要孩子勇敢其實並不難

  勇敢和富有冒險精神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在日後的學習、工作中獲得成功,但生活中卻有不少孩子膽小懦弱,遇到困難畏縮不前。因此,如何讓孩子勇敢起來,成了一些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只要遵守幾個原則,讓孩子變得勇敢就並非難事。

  少一些無謂關心

  【生活鏡像】亮亮和小朋友做游戲時不小心摔倒了,他沒有立即哭叫,正准備自己站起來。不遠處的亮亮媽卻滿臉驚慌地跑過來,一把將孩子抱在懷裡,喊道:“可憐的寶貝啊,摔疼了沒有啊?”亮亮突然大哭起來。

  【現象解析】如今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家長的過度關心和呵護成了培養孩子勇敢品質的一大障礙。這些無謂的關心會讓孩子認為“原來這件事這麼嚴重,我肯定會很難過!”或是覺得“原來這件事這麼困難,我肯定做不到!”這種錯覺讓他失去對問題和自我能力的正確把握,即使面對一些自己能夠克服的困難,也會因沒有自信而喪失勇敢面對的勇氣。

  【視點提示】生活中,家長應適時“冷漠”,給孩子獨立面對困難的機會,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應付所遇情況,從而克服對家長的依賴心理,鍛煉獨立性和自信心。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如果情況並不嚴重,家長就應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等孩子站起來後,再通過及時的誇獎來強化這種行為。這樣,當孩子下次再摔倒時,就會勇敢地自己站起來了。

  少一些威脅恐嚇

  【生活鏡像】玲玲不好好吃飯,媽媽哄了半天還是不起作用。爸爸忍不住發火了:“再鬧別扭就把你送給別人!”玲玲嚇得乖乖端起碗來。以後,爸爸便常用這一招來對付玲玲。漸漸地,玲玲變得心神不寧,怕見生人,膽子越來越小了。

  【現象解析】孩子關於“恐懼”的體驗是後天形成的,來自家長的威脅和恐嚇是形成孩子恐懼體驗的主要來源。學齡前孩子對家長的依戀性很強,如果動辄揚言“不要你了”、“送給別人”,孩子容易產生被遺棄的感覺,變成內向膽小的“驚弓之鳥”。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經常用“狼來吃你了”、“妖怪來了”等語言嚇唬孩子,也會讓孩子的心理感到恐慌。

  【視點提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方法,不要依靠威脅和恐嚇獲得孩子暫時的乖巧,應該善於發現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同時善於理解和賞識孩子,不要用過高的標准來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及時發現他的長處和進步。例如孩子吃飯時總是把飯菜掉到餐桌上,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精細動作和自制能力還不完善,出現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然後通過賞識和鼓勵,促使孩子改進缺點,比如:“你已經比以前好多了,繼續加油,就能成為一個節約糧食的好孩子了!”

1 2 下一頁

男性心理女性心理兒童心理青少年心理老人心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