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你們應該知道的一個姓氏—智氏

你們應該知道的一個姓氏—智氏

  一.智氏起源

  1 是以采邑(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為姓。傳說黃帝有二十五子,有姓名者十四個人,得姓十二個,荀姓是其中之一,發源於古代河內,後來又分為荀氏、中行氏和智氏三支。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晉國大夫逝敖的兒子荀首,“食邑於智,謂之智莊子,以邑為氏”。

  2 是西域姓氏,見於先秦古籍《穆天子傳》。

  二.歷史興衰

  智氏世為晉大夫。由於智伯(荀首五世孫智伯,名瑤,又稱智囊子,晉國四卿之一。)“怕貪而愎”的性格缺陷,在公元前 453年斷送了智氏的基業,給智姓帶來滅族之災。歷史上有漢代智嗣、宋代智誠、元代智受益等。

  三.遷徙與分布

  春秋時,智姓郡望在晉國的天水郡、河東郡、陳留郡。據《元和姓纂》記載:“望出天水,河東、陳留”。明代洪武年間,根據國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經在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中,由山西遷往安徽、江淮、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據查閱《世界人物辭海》網絡版第一版、第四版及《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網絡版第八版、第九版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山西忻州、山西省五台縣、陝西大荔、山東成武、河南商水縣、河南偃師、河南魯山縣及遼寧省有智氏分布。 晉出公死後智伯瑤出面主持立敬公為國君,晉國大權在握,勢傾朝野,始露廢敬公以自立之野心。此時之智伯瑤內有智宵、智開(國)之親,外有浠疵、豫讓之忠恃,以成有恃無恐之勢。

  公元前453年,智伯瑤割了韓、魏的土地,又聯合韓、魏攻趙,相約滅趙後,三分趙地。智伯瑤堵水灌晉陽城,將要破城的時候,趙派人說服韓、魏,放晉水倒灌智寨滅了智氏,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裡的不計其數。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馬逮住殺了。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後他們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所謂“三家分晉”,實際上是始於〔三家分智〕,為 三家分晉掃除了障礙,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周定王十六年,即(公元前453年)三晉滅智伯。智氏家族,在春秋時期對晉國的發展、壯大,還是 功勳卓著的,(至今以太原晉祠難老泉為源頭的智伯渠仍對太原地區有灌溉舟濟之利,該渠既由智伯瑤所修)。因之封爵位為伯,故稱史稱智伯。最初原封地在今山西省永濟。

  智伯瑤死後葬於山西永濟常青鄉東下村智家堡。從三家分智始到韓、趙、魏三家分晉止,宣告春秋時期的結束,戰國時期的開始。

  智氏家族的空前災難和舉族遷徙,遠走他鄉,隱姓埋名生活就開始了“三家分智”,智家軍兵敗,智伯被殺,其兄智宵其弟智開(國)一並未能幸免,韓趙魏三家大開殺戒禍殃智氏族屬,遂成滅門之禍,又瓜分了智家的其余財產。智家部分遺族並智果之後有稱智姓者其遺族則祖居河南上蔡縣。

  明朝定鼎中原,太祖朱元章遷徙天下大戶居民,我智氏先祖智諱福,因奉旨遷於太原府太谷縣白水村東的北郭村。[注既現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水秀鄉北郭村]田產僅有官給。傳至四世,名諱永昌,生五子,基業稍展。至名諱希魯者,任城武縣教谕,生五子,基業漸大。至名諱伯剛者,任為主薄,生四子。始置田、立莊、修墳、建宅,一切田園、宅捨、器用皆可稱富有,分為四股,俱為富有。然家譜未及編敘,後至名諱智韬者以貢生,任河南陝州衙主薄,回任,族中慶壽。始與眾議,序留家譜。時有名諱:文素者,能知先人名字、謂諱。 君玉?與遷居清源縣之始祖智聰、榆次縣之始祖諱智宗[宋]?、本村[可能指北郭村]諱大林者,同為一族。恐世代遙遠失記,祖先輩數、名字,或以後人名犯先人諱則俱為非道不敬故流傳家譜令子子孫孫數十年一敘,用垂永久。

  之後有名諱顯輝、映輝、生輝、光輝、锺心、瑩然等續序一次。 至乾隆年間,雖無甚顯宦,然舉監、生員、吏員德須帶者頗不乏人。時有名諱知德、惟達、敷文、大智、能勇、顯章等,因紹述前人之志,復敘家譜。

  又於甲午年有名諱發興、恆明、恺世、希元、曜爍、大明、元晶等新述敘之使同宗知族,雖至榮繁,初本一祖,昭親睦也。惟願同宗,念祖德宗功時加振勵,感深贊述之志,少長共知,同本同源,常思聯絡,各懷親睦之心,將見父慈子孝,俨然仁裡之風,兄友弟恭,宛若一鄉之善。蓋子曰:親其親 ,長其長,而天下平。 上即不愧為盛世之善政,下亦可為一家之良民。庶幾自此,將益宜昌盛矣。

  是為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孟秋 智常慶 智正維 智見真

  道光十三年歲次癸巳仲夏 智國佐 智尚信 智培桢 智陳善 等熏沐恭書

  鹹豐二年壬子季春 重敘智安邦熏沐書

  同治三年甲子七月重敘

  四.智姓另解:

  智姓古文也作知,周朝姬姓苗裔,春秋晉國姬姓公侯隰叔,封郇國為郇侯。後幾經晉國攻掠至晉武公時幾盡破滅,此時成為公族大夫的姬姓:逝敖僅存封邑之城郇邑,遂以封邑為姓“郇”字去邑[現代所謂耳刀旁]字旁加草字頭即“荀”。其長子稱:荀林父。另一子稱:荀首後荀首又被封食邑於智,稱智莊子以邑為氏[見姓纂] 智莊子始為智姓氏的開山鼻祖。薪火承傳,氏族繁衍,有史書記載:傳至第六代時,即為智宣子,他的後人有,智宵、智瑤、智國(有史書上稱智開)智果。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稱霸的時候有許多家有名的卿大夫。至春秋末期尚有六家,他們分別是智氏、范氏、中行氏、韓氏、趙氏、魏氏。史書上稱為“六卿”也稱“六將軍”。

  在公元前四百五十五年(周貞定王十四年)晉出公在位時智氏聯合趙氏、魏氏、韓氏,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分了他們的土地和財產。至此晉國便由六卿專政,變為四家掌權了。這四家就是智、趙、韓、魏。其中以智家勢力最大最強。獨智姓稱伯,居四大公卿之首。時是周貞定王初年,智宣子老矣召集智姓仕宦議將

  欲以瑤為後。族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弗聽,智果乃別族求太史更輔氏。智宣子最終立智瑤為後,智宣子病逝,智伯瑤襲位是繼智宣子位的,智姓第七世祖先,史書亦有稱智襄子,智伯瑤繼位之後,就開始蓄積力量等待時機。周道日衰綱紀散壞 晉之壞禮,天假智伯出兵理以時晉出公眼見四家做大,不甘做傀儡,欲借齊魯之兵削減他們的勢力,。兵未借到,事情敗露。 智伯瑤趁時聯合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同向晉出公發起進攻。晉出公無力抵抗,棄城而逃,在逃往齊國的半路上就死了。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說這段歷史時期曾指出:“至於季氏之於魯,田常之於齊,白公之於楚,智伯之於晉,其勢皆足以逐君而自為,然而卒不敢者,豈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誅之也”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