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 心軟者情感過度依賴渴望被愛

心軟者情感過度依賴渴望被愛

  馬女士為人熱情、樂於助人,對丈夫更是百依百順。可是近幾年,丈夫染上了酗酒的毛病,經常爛醉如泥,有時竟然對她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朋友和家人都勸她離婚,可她總是因為自己“心太軟”而遲遲下不了決心。即便是這樣,丈夫也沒有半點悔改之意,惡習照舊。她說自己生活得很痛苦,自殺的心都有。

  張林的弟妹多,有的尚在農村。為了弟妹,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推遲婚期,直到幾個弟妹的工作和學習都在他的幫助下得到“妥善”解決。可是,弟妹們還三天兩頭找他,今天這個說工作不適合,希望再幫忙找個理想的工作,明天那個又說學校裡的教學方式不適合自己,要求他幫忙換學校。這樣的生活引起了妻子的不滿,說他總喜歡充當弟妹的保護神,讓他的弟妹逐漸養成了依賴的習慣。為此,他常與妻子爭吵,他困惑地說:“家裡除了我能夠給他們提供幫助,還有誰能夠幫他們呢?難道我就眼睜睜地不再幫助自己的弟妹了嗎?”

  “心太軟”者的心理需求:

  渴望被愛

  這兩個人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無論別人還是自己都認為是“心太軟”者,常常是被人需要的角色。他們不能意識到自己正在用給予別人的關愛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並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奉獻”感到驕傲。因此,當他們做事後沒有得到感激,或是受到別人的指責時,心裡就會抱怨,嚴重者甚至會謀殺他們投入感情最多又無法繼續操縱的對象(如戀人或丈夫、妻子)。如果他們長期壓抑這種憤恨情緒,就極可能成為身心疾病的患者。

  國內外曾有不少心理專家分析“心太軟”者的心態,認為他們都有過度的情感依賴人格傾向,只是他們的心裡卻一直以為自己才是別人依賴的對象。有這種人格傾向的人,通常都與童年的生活有關。童年時期,他們常常是家中的老大,在眾多的兄弟姐妹之中總是扮演著“小爸爸”或“小媽媽”的角色。因此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只有借助這種對弟妹的關愛和助人的方式和行為,才能適應他們當時所處的家庭環境,得到父母的贊美。他們內心基本的欲望就是被愛,最基本的恐懼就是害怕不被人接受。因此,他們常常感到“我總是關心著別人,盡力去愛別人,可是經常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關愛”。

  “心太軟”者的性格弱點:

  情感過度依賴

  情感依賴的性格弱點,最容易在親密關系之中表現出來。他們常常會不慎重地選擇配偶,和“不般配”的人陷入戀愛關系,盡管不滿意,仍然不能自拔,並且相信自己“癡情”、“心太軟”。

  由於他們的人格傾向於情感依賴,他們通常會將自己的“愛心”視為最高的人生境界,表現為過分熱心、過度友善,對每件事都充滿了善意。對他人總是投入高度的關注與贊同,甚至是阿谀奉承。他們希望得到人們的依賴,覺得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們為別人做事,並不關心什麼是對他人最有益的,常常讓別人產生一種負債感。他們會去制造別人對他們的各種需求,並對需求者的大小事情大包大攬,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負債感而令其依附於身邊。所以說,他們的痛苦都是由對他人過分的關心和照顧引起的。

  一部分“心太軟”者在未得到自己期盼的回報時,逐漸變得壓抑、憤怒,最終讓自己成為身心疾病的受害者。盡管他們經過各種檢查,結果並無大礙,但他們會堅持認為自己病得很重而四處求醫,潛意識裡總希望通過看病來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和得到更多的愛的回報。

  在婚姻關系中,有情感依賴傾向的人常成為“犧牲”者,把配偶當寵物一樣照料,造成配偶生活方面的過分依賴。但有時,他們也會因為對方的過分依賴產生憤怒,造成配偶之間的矛盾。在親子關系中,他們對子女過分照顧和溺愛,甚至專制,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使孩子的人格發展受到不良影響,常常培養出獨立生活能力很差,有依賴人格障礙的孩子。

  對策:

  增強洞察能力戰勝自我

  有些愛,會讓人感到窒息。所以,愛有時也會造成傷害。許多婚姻中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因為對他人或自己的不了解而引起的。雖然我們的潛意識受童年生活經歷與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借助探索心理行為的方式,避免因缺乏自我認識而被不恰當的行為所傷害。因此,當你陷入心理沖突或產生怨恨心理時,要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動機,了解自己的動機是否混雜著一些不易覺察的心理因素。盡管在意識層面你的出發點通常是善意的,但可能還是隱藏著自己內心深處不同的需求和自我。所以,反思自己平時給予別人的愛是否適合別人,是別人真正的需要,還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總是抱有一顆感恩的心,想要得到他們更多的關注和被愛。否則,你就成了一個讓人既愛又恨的控制者,誰都不情願永遠生活在你的控制之中。

心理疾病心理常識人群心理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