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健康飲食 >> 四季飲食 >> 春季飲食 >> 民俗迎春 立春有哪些食俗?

民俗迎春 立春有哪些食俗?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在老北京時的民間居室牆上,也常貼著春牛圖及24節氣文圖並茂的年畫。可見報春之俗在皇宮與城鄉自古就很盛行。

 

更多推薦:立春補肝 美味可口家常菜

  立春又叫做“報春”。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贊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  
    
  這送春牛圖,其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這種送春牛圖之俗,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
  
  在老北京時的民間居室牆上,也常貼著春牛圖及24節氣文圖並茂的年畫。可見報春之俗在皇宮與城鄉自古就很盛行。
  
  春盤晉代已有,那時稱“五辛盤”。 
 
    
  五辛廣義講是指五種辛辣(蔥、蒜、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盤,服食五辛可殺菌驅寒。那時是將春餅與菜同置於一個盤內。到唐宋時吃春盤春餅之風盛行,皇帝以春酒春餅賜予百官近臣,宋人陳元靓撰《歲時廣記》稱:“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並以酒賜近臣。”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精致。至清代時,皇帝也以春餅春盤賞賜丹臣近侍,受賜者感涕不盡。
  
  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杜甫《立春》詩曰:“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周密《武林舊事》載:“後苑辦造春盤供進,及分賜貴邸宰臣巨珰,翠柳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
  
  這種吃春盤春餅之俗,傳向民間,更以食餅制菜並相互饋贈為樂。  
    
  清代的《北平風俗類征·歲時》載: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鹽腌各肉,並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雞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餅卷而食之。這正是清末民國時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餅應景咬春之節俗,至今北京仍傳承著此食俗,俗話有“打春吃春餅”之語。
  
  如今吃春餅隨時可在家庭中自制,可用溫水燙面烙制或蒸制,形狀可大如團扇,小如碗碟大小,一公斤面粉約可烙出十六合,兩頁為一合。烙時每張餅上的一面抹些香油,吃時則很容易揭開。菜俗稱“和菜”(即古稱春盤),除必備有蔥絲甜面醬外,其他菜可據一家人愛好可多可少,生熟兼有,葷素齊全。其中熱菜應必有炒粉絲豆芽、攤黃菜(雞蛋)、炒韭菜,有豆腐干則最好。食春盤春餅,老北京最講究一定要卷成筒狀,從頭吃到尾,俗語叫“有頭有尾”。立春日,阖家圍桌食之其樂無窮。

 

更多推薦:春節吃這些可幫你清腸胃

  炸春卷,亦是古代裝春盤內的傳統節令食品。
  
  《歲時廣記》雲:“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以肉或素做餡……名曰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後來蠶字音諧轉化為卷,即當今常吃的“春卷”。古時常用椿樹的嫩芽為餡,元代用羊肉為餡,現今則多以豬肉、豆芽、韭菜、韭黃等為餡,外焦內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蘿卜古代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雲:“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卜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常食蘿卜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時眾人嚼吃蘿卜的本來用意吧。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舊京時以南苑大紅門的蘿卜最受歡迎,俗有“大紅門的蘿卜叫京門”之俗語。
  
  咬春之俗還有嚼吃蘿卜。
  
  《燕京歲時記》中雲:“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小編提醒:精彩內容不斷,想繼續關注更多相關內容請進入【春季飲食】頻道。
春季飲食夏季飲食秋季飲食冬季飲食四季飲食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