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日常疾病 >> 糖尿病 >> 基本常識 >> 糖尿病自我管理之病情監測

糖尿病自我管理之病情監測

  

       做好糖尿病病情觀測,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夠詳細、真實、准確地反映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病情變化。
  
  早期診斷,注意糖尿病的線索
  糖尿病的診斷並不困難,困難的是想到患上了糖尿病的可能,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以確診或者排除糖尿病。有些症狀可能成為檢查出糖尿病的線索,應引起足夠的注意,比如: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或其他親屬(配偶不在其內)中有糖尿病者;
  ◎肥胖者,特別是原先肥胖,近來體重和體力下降者;
  ◎有“三多一少”症狀者(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
  ◎視力減退,特別是雙目視力減退者;
  ◎皮膚瘙癢,容易生疥長癰以及皮膚損傷後難以愈合者;
  ◎嗜好煙、酒者。有人認為有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者發生糖尿病的機會也會增加。
  必須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明顯的症狀,也就是說沒有糖尿病症狀的人不見得就不是糖尿病患者。國外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從患病到確診之間,有7~10年的時間間隔,換句話說,糖尿病患者在得到明確診斷之前,可能已不知不覺地受了糖尿病多年之害,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尤其值得警惕。
  
  初診糖尿病,檢查完備才靠譜
  糖尿病的檢查手段多種多樣,但只有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是靠得住的診斷指標。不查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就診斷糖尿病並開始各種治療,是十分錯誤的,也是相當危險的。值得提出的是,一般而言餐後血糖比空腹血糖更為敏感,因此不能僅根據空腹血糖不高就排除糖尿病的診斷。初診患者至少應做以下幾種化驗和檢查——
  ◎空腹及餐後血糖 以了解血糖水平決定用藥;
  ◎尿常規 不只了解尿糖情況,更主要的是看看有沒有尿酮體、尿蛋白,以利於臨床分型和排除酮症存在的可能,同時了解有沒有泌尿系感染等情況;
  ◎肝、腎功能 可掌握肝髒及腎髒的情況,還給選擇用藥提供依據,因為在肝、腎功能問題較大時,有些口服降糖藥是不宜使用的;
  ◎血脂 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的患者需要適當使用調脂藥物;
  ◎血壓和血黏度 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度和高血黏度是糖尿病患者四大無形的“殺手”,初診時就必須注意了解血壓和血液流變學狀況,並給予適當處理;
  ◎眼底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沒有症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絕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之時再查眼底,必須主動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眼科情況。即使眼底還沒有什麼改變,也可留下一個初始資料,以供日後對比;
  ◎身高和體重 對了解患者的基礎情況很有幫助,有利於藥物種類的選擇,同時也給以後的體重監測留下一個基礎材料,以資比較。
  
  控制好不好,兩個血糖指標說了算
  治療糖尿病必須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控制好高血糖,另一方面就是不能發生低血糖。一般來說,血糖控制得越低就越容易發生低血糖,血糖越高就越不容易出低血糖。所以臨床上並不要求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的水平,只需要正常偏高就可以了。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血糖控制標准為:
  空腹血糖:3.9~6.1毫摩爾/升為“好”,3.9~7.8毫摩爾/升為“可”。
  餐後2小時血糖:3.9~7.8毫摩爾/升為“好”,3.9~10.0毫摩爾/升為“可”。
  對年紀較大的患者,比如60歲以上者,“可”就算達標,“好”當然更佳。對年長者來說,低血糖的危險性比短暫的高血糖更嚴重。因為血糖控制在這種范圍內,發生低血糖的機會較少,血糖如能持續保持在這個水平上的話,患者發生糖尿病急慢性並發症的可能性也就明顯降低,比較輕微的慢性並發症還有逆轉的可能。

糖尿病飲食糖尿病並發症預防保健治療原則病因及類型檢查診斷臨床症狀基本常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