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天天健康網 >> 老人健康 >> 老人疾病 >> 你用藥犯過這些錯嗎?

你用藥犯過這些錯嗎?

  在臨床工作中,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對治療用藥存在一些心理誤區,現簡析如下。

  點名要藥

  當前,各種藥品廣告很多,不少廣告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只講藥物治病的效果,不談藥物的毒副作用,這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巨大沖擊。特別是老年人,過分相信廣告宣傳,認為這些藥對自己的身體有益,於是便點名要藥,或自己到藥店買藥自服。其實,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劑量不易把握不說,有時還可能用反了藥,比如感冒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之分,用錯了藥,結果會適得其反。

  不按醫囑服藥

  有些老年人是老病號,認為自己對自己的病情比較了解,於是就經常不按醫囑用藥或病情稍好就停藥。例如:有些高血壓病人在血壓剛達到正常後就減藥或停藥,而高血壓病一旦確診則應終身服藥,隨意停藥易引起病情惡化或加快病情進展。臨床上很多藥物是不能隨便減量或突然停服的。再如,有些人咳嗽較重,便把一瓶咳嗽糖漿一天服完,這樣做輕則會引起不良反應,重則可致突然死亡;有些患感染性疾病的老人用了抗生素後病情剛剛緩解,就把藥停了,結果不是造成病情復發就是產生耐藥性。

  不按時服藥

  要想使機體對藥物能較快而完全地吸收,並達到適當的血藥濃度及最佳治療效果,應在規定時間內給予恆定劑量,即強調服藥的時間性。實際上,進餐前後服藥對藥物的吸收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降壓藥一般應在晨間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品應在飯後或飯中服用,降血脂藥宜在睡前服用。而有些老年人不遵守這些用藥規律,隨意性較大,這樣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仿效用藥

  有些老年患者一聽到別人說哪種藥好,自己就要用。殊不知,症狀相似的病的種類很多,比如同是偏癱患者,有的是由腦出血引起的,也有的是由腦缺血(血栓或栓塞)引起的,治療方案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也有一個輕重緩急及病程長短的問題。再說,人與人還存在個體差異,不同的人對藥物的反應是不盡一致的,某種藥在別人身上效果好,在自己身上卻不一定管用。例如,同是冠心病患者,有的用通心絡好,有的用丹參滴丸好,而有的則用地奧心血康好,要因人而異。

  濫用補藥

  有些老年人認為補藥是萬能的,可以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實際上,補藥也有一定的適用范圍,而非包治百病。補藥只適用於虛症患者,且有種類之分,實症用補藥就如火上澆油。例如:有的人過多服用人參會出現過度興奮、煩躁、失眠、咽干喉痛等症;而原來患有高血壓的人服用人參後會血壓驟升,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等嚴重後果。另外,還有人經常注射丙種球蛋白,認為這樣能增強抵抗力。其實,丙種球蛋白只是對某些病毒性傳染病有預防作用,而且是一種暫時的被動免疫,盲目多用可能抑制自身抗體的產生;有的人還將維生素當補藥,殊不知,維生素隨意多用可以引起中毒。總之,不辨證論治,亂吃補藥,有弊無利。

  中藥無毒

  認為中藥無毒、無副作用的觀點很普遍。實際上,所有的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反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濫用中藥也會中毒。如服用六神丸過多,會出現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痛等症狀,附子、草烏可引起心律不齊,甚至心髒停搏。少數中藥的毒性還很大,比如川烏、南星等,用之不當可引起嚴重後果。“是藥三分毒”,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即使正常服用劑量時,也有可能引起毒性反應、過敏反應、耐藥性或藥物依賴性。

  總之,上述用藥心理有很大的普遍性,只有正確地認識藥物的治病作用和致病作用,才能走出用藥的心理誤區。老年人應當豁達、樂觀地對待疾病,在醫生的指導下將科學用藥、合理養生及良好的情緒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養生保健健康飲食老人心理老人疾病老人用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